陈青平 本报记者 洪怀峰
7月23日,烈日炎炎。正在余干县信瑞联圩巡堤查险的董剑波,皮肤被晒得黝黑。自7月5日上堤以来,他每天坚守在大堤上,困了累了,就去圩堤边上的村民家休息一下。
“虽然信江水位正在不断下降,防汛形势逐渐向好,但仍然不能放松。”董剑波说,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大意。
董剑波是余干县三塘乡党委副书记,7月5日他接到上级指令,负责信瑞联圩的责任段——六O腾溪圩三塘段抗洪抢险,担任该责任段防汛抗洪的第一副指挥。
董剑波深知责任重大,因为全长80余公里信瑞联圩,保护近50万人口的安全以及33.9万亩良田。“我负责的这一段,全长7公里,正对县城,此处一旦决口,洪水将直扑县城。”董剑波为此冲锋在前,同事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董大胆。
7月12日7时许,巡堤人员发现圩堤边的池塘里出现了一个大泡泉。董剑波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突击队员赶到现场。
由于泡泉在池塘的水中央,沙袋难以用车辆运输抵达,部分抢险人员有些犹豫。“不能耽搁了,再不堵上泡泉就来不及了。”话音未落,董剑波纵身一跃跳入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人员迅速投入战斗,大家用接力方式把沙袋运送到泡泉点。他们先在泡泉周围堆上沙袋,筑成围堰,以免泡泉扩大,再在大片管涌面上分层铺填鹅卵石,防止反渗。经过5个多小时奋战,泡泉终于被堵住了。
“我是一名党员,坚守圩堤是我的职责,遇险不能躲在后面!”董剑波说,自己的胆子大一些,群众的危险就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