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凌 刘 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并对年轻干部明确提出了提高七项能力的要求,其中之一便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大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必须将群众观点植根于脑、群众情怀烙印于心、群众工作落实于行,在实际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密切联系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的理解。《尚书》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是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回顾历史,延安时期,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汗水换来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用勤劳和智慧不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领导人民求解放到领导国家建设,再从领导国家建设到实现国家富强,一步步成长壮大,始终靠的都是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时代,年轻干部要防止和克服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政治优势,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灵魂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其次,要进一步牢固始终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古人云:“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中贯穿的一条清晰主线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要求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提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在基层调研中,接触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在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他躬亲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政的根本追求。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年轻干部要进一步牢固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树牢宗旨意识,时刻把群众的一枝一叶、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来办,竭自己之力、尽自己所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答好新时代的“人民考卷”,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积极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论衡》有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关键要真正掌握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年轻干部在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过程中,一要更坚定地坚持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群众工作,引导和帮助群众以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切实发挥法律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引导、规范、保障和惩戒作用,形成法治社会良好氛围。二要更有力引导群众自治,尤其是要发动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经济能人、尊者长辈、“五老”人士等,通过他们来做好大多数群众的工作,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更多与群众交流。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决心要坚定,步骤要稳妥,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妥当的方案和步骤,不使小的错误发展成为大的错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定要善于运用网络方式,畅通网上言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四要更加注重教育疏导,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关注群众心态情绪、心理诉求,把群众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作者单位:九江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