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A4版
闻令而响
省人防办多措并举强化防空警报建设
www.jxnews.com.cn    2022-09-18 05:05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什么情况下城市会拉响防空警报?”“防空警报信号有几种?”“听到人防警报信号后,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8月23日,40℃,处暑。省人防办指通处和南昌市人防办的工作人员来到南昌市城区某大楼的楼顶,实地查看了警报器维护管理情况。据了解,为保障今年“9·18”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成功举行,省人防办高度重视,组织专业力量,顶高温、冒酷暑,全力以赴在8月底前完成全省防空警报设施设备维管检查工作,努力实现警报设施鸣响率、覆盖率有新的提升。

  “防空警报器的维护检修早已成为我们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从年初开始,就在重要区域展开重点巡查。检修过程中,管理人员不畏严寒酷暑,爬上爬下,仔细检查每台防空警报设备控制器、天线的外观及设备线路是否完好,设备用电是否安全,测试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内外扬声器鸣响功能是否正常,并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隐患,确保警报器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防空警报鸣响随时做好准备。”南昌市0112工程事务中心徐涛说。

  防空警报是城市人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战争中,当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防空警报用来提醒人们进行防空避难;平时可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此外,为了纪念某些重大事件,防空警报也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使用。抚州市临川区人防教育视频中,工作人员表达了对防空警报的复杂情感,他在警报点做管理工作已有20多年,每次精心维护保养警报器后,心里想的却是“希望永远也不要拉响它”。

  据介绍,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3种,首先鸣响的是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试鸣前期,媒体及通信运营商会及时向市民发布警报试鸣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防警报系统不断升级完善。目前,我省县级以上城市城区全部实现了人防警报布点组网,人防警报音响覆盖达95%以上,部分经济发达镇也安装了人防警报。人防警报统控系统也正由超短波无线和有线控制逐步向北斗卫星控制升级,以电动警报、电声警报、车载警报和手提电声警报等各类户外警报器的形式,承担着城市警报报知功能。我省多地人防部门还建设了户外新型多媒体警报器,平时用于人防教育和公益宣传,应战应急等特殊情况下可发布防空警报信号。有些地方还利用防空警报设施发布疫情防控指令和宣教知识。这些防空警报设施,正以护民、惠民的双重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

  “各位居民,防空警报拉响时,我们要按最近的线路有序撤离,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地下人防工程掩蔽……”近几年,省人防办常态化开展人防知识教育,各地人防部门利用国防教育日、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等时机,向社会公众开放人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市民进行防空袭疏散演练,让人防知识“看得见、摸得着”。

  据了解,我省已连续18年统一开展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每年9月18日为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日,上午10时,由省人防指挥部发出试鸣指令,各设区市、县(市、区)同步鸣响警报。各地各部门还结合试鸣活动,开展“赣盾”系列实战化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提升百姓应对空袭、灾害的心理防护能力和应急防护技能。

  去年“9·18”全省防空警报试鸣结束后,南昌市80多岁的黄大爷拨通了市长热线电话,述说自己住在顺外路与上海路交会处,当天在家没听到防空警报鸣响。他感慨地说,以史为鉴,回想抗战时期,时时要“跑警报”,这是“保命的声音”,听不到会让人很恐慌。接到市长热线电话转递单后,南昌市人防办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因安装警报器的大楼产权变更,几次交涉进大楼检查维护未果,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警报故障,造成警报没有按时鸣响。为解决此事,工作人员在附近找寻合适的高层建筑,多次说服所在单位配合安装警报器,终于确保在今年的试鸣日,此地重新响起防空警报信号。

  “防空警报器由警报器、控制设备、供电系统三部分组成,通常都安装在城市一些大楼的楼顶。有的大楼没有电梯,我们巡检时往往要爬上十几层到达顶楼,在密不透风的设备房间里调试控制设备。”南昌市0112工程事务中心警报科胡金平对南昌市各个防空警报点的建设如数家珍,对他而言,巡检时的汗流浃背不算什么,但是一聊到这么多年来,为了协调各设置点单位配齐配强管理力量,面对一些突出问题遇到不理解、不支持时,便流露出些许无奈和委屈。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近几年,随着依法治国、治省战略的推进实施,江西人防迎来了依法建设、依法管理,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防空警报建设管理亟待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

  据省人防办综合处介绍,伴随着全省防空警报网的建设和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围绕我省履行人民防空“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提高我省全社会防空防灾预警报警能力,《江西省防空警报管理办法》将于近期颁布出台,针对解决定点安难装、维护管理难、服务保障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从防空警报设施规划、建设、使用、维护以及防空警报信号的传递、发放等方面作出系列规定。

  为有效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促进防空警报建设、管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平战结合、服务保障民生作用,我省人防主管部门还将与广播电视、气象、地震、应急管理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防空警报与应急广播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对接,以畅通警报信号快速传递、发放通道,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及时地在第一时间接收警报信号。

  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防空警报,是警醒,是忧患,更是提醒共建人防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防空警报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鸣响和回荡!

  王崟 吕建军 /文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老师 感恩有你——致敬第38...
  • - 【专题】网络中国节·2022年中秋节
  • - 【专题】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 【专题】领航中国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