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B3版
靖安:“两山警察”探索生态护航新路子
www.jxnews.com.cn    2022-09-27 04:5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9月的靖安,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美好生态画卷的背后,是靖安县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破解生态综合治理难题、打造生态改革品牌,靖安县以“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年为抓手,创新探索实施“两山警察”综合执法机制,明确涉及改革的公安、环保、水利等9个部门各自职责,建立“两山警察”综合执法中心,助力“两山转化”,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水平提质升级。靖安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县、全省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和全省首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多头执法变综合执法

  “以前单一部门执法,办理案件要协调多部门收集相关线索,繁琐费时。现在有了‘两山警察’综合执法中心,办案效率大大提高了。”县市监局工作人员戴希泉说。

  为消除部门壁垒,做好多部门联合文章,提升生态执法效率,“两山警察”综合执法中心以公安为主体,抽调生态环境、国土、市监等6个部门12名执法人员集中办公,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截至目前,执法中心已开展综合执法检查23次,查处行政案件12起,破获刑事案件2起,构建形成职责清晰、协同联动、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打击治理体系。

  事后处置变先行处置

  “传统警务模式主要立足于事后快速处置。现在我们从‘事后’转‘先行处置’,直接调度乡、村两级河湖警长集中力量抓警情、抓线索、抓预警,既可以提前发现风险隐患,有效做到事前防范、事中干预,又解决了执法不及时、打击不到位的问题。”“两山警察”综合执法中心相关负责人刘似虎介绍。

  除对应河长制,1:1配警长外,执法中心有效衔接103名河长、190名林长、91名路长、153名专职护林员、203名专职河道巡查员、194名网格员、107名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统一指挥、多跨协同、联合联动的扁平化执法体系,形成一张县乡村一体、公检法贯通、政企民携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保护网。截至目前,执法中心直接调度乡村两级河湖警长先期处置警情线索1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执法效率显著提升。

  传统执法变现代执法

  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制度,完善“人防+技防”立体化无盲点侦查巡防体系,“两山警察”综合执法中心接入公安、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4470个视频资源,实现了“传统执法变现代执法”。

  通过视频巡查,排查梳理河道岸线涉水矛盾纠纷56起,及时解救轻生群众3人;侦破刑事案件1起,查处行政案件8起;及时劝离嬉水儿童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该县涉生态环境案事件的预知预警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柔性执法变刚性执法

  9月9日,靖安“两山警察”综合执法中心、县市监局将全县首张因餐馆用野生河鱼制作菜肴开出的罚单送达当事人黄某手中,根据《长江保护法》有关规定,对黄某处货值金额十九倍的罚款5130元。这是靖安“两山警察”开出的首张餐馆处罚罚单,标志着这起因当事人涉嫌非法收购、加工禁捕的渔获物违法案件成功办结。

  从言语劝诫到迅速有力处罚,首张罚单的出具,有力震慑了非法收购、加工、销售渔获物违法犯罪行为,更彰显了“两山警察”刚性执法力度。“两山警察”综合执法机制推行以来,靖安县整合执法力量,建立执法全流程管控机制,及时高效处置各类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举报和线索,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震慑力不强等问题。今年4月至8月,全县共破获涉生态领域刑事案件24起,其中中心移交线索破获刑事案件12起;各部门办理涉生态领域行政案件53起,其中中心牵头办理27起,未出现一起阻碍执法、妨碍司法的问题。

  “下一步,我县将在整合职能、综合执法方面下更多功夫。按照实体化运行方向,推动‘两山警察’综合执法改革先行先试、走深走实,为宜春建设绿色生态强市贡献更多靖安力量。”靖安县委书记曾海说。(张露 唐诗文)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老师 感恩有你——致敬第38...
  • - 【专题】网络中国节·2022年中秋节
  • - 【专题】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 - 【专题】领航中国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