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海波摄
从参加审议讨论时的积极建言献策,到省两会胜利闭幕后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更加高涨的干事创业热情,在采访代表委员的过程中,记者能明显感受到,信心正在大家的心中升腾,成为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能。
信心,既来自对过往成绩的回顾,也源自清醒客观的形势分析。
“尽管当前风险挑战较多,但经济社会发展仍有许多积极有利因素,整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省人大代表、乐安县委书记艾志峰告诉记者,2024年,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包括乐安县在内的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以及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都将在今年持续释放。”艾志峰坚信,今年我省经济将持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对乐安来说,我们今年将用好争取到的特别国债,充分结合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加强景点打造和业态提升,尤其借鉴近两年淄博和哈尔滨火爆全网的经验,进一步打好‘服务牌’。”艾志峰表示,乐安将全力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持续唱响文旅品牌。
信心,还源自担当实干。
今年省两会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成为热点话题。“江西累计引进台资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七成是中小企业。”省政协委员、省台办主任张锋介绍,随着赣台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化,台商台企的融资需求提高,但受两岸征信合作机制不完善、银企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适配金融产品不多,服务便利化还不够。
“希望金融机构尝试开发对台金融产品,适度放宽中小台企融资担保门槛,探索建立台胞台企征信信息线上服务平台。我们有信心,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等有针对性的举措,缓解中小台企融资难问题,持续提升在赣台企的安全感。”张锋表示,2024年,省台办将按照“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找准赣台经贸合作的增长点,狠抓工作落实,高质量办好第十九届赣台会,优化涉台营商环境,推动赣台经贸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本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