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喜兰正扶患者起身。
“这次不看病,特意来看看你们。”5月8日8时许,一名中年女性手捧大束百合花出现在宜春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9楼。她的出现,让妇一科护士长苏喜兰又惊又喜,赶忙迎了过去:“你现在的气色不错,恢复得蛮好啊!真为你高兴。”两年前,她因罹患宫颈癌来院治疗,曾多次邀请护理人员去她的家乡万载看百合花。“等你恢复更好点了,我们一定去。”“不见不散!”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约定。护士们忙得抽不开身去看她家乡的百合花,她就把亲手种植的百合花送到了护士面前。
9时,护士站的呼叫铃声突然集中响起,正在接受采访的苏喜兰脸上露出急切的神色,说了声“请稍等”,便迅速起身快步向护士站走去。处理好紧急情况后,她回来对笔者说:“实在抱歉,护理工作就是这样,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处理。”放心不下患者的她顿了顿,接着说:“我带你一起去病房,看看护理工作最真实的模样。”
23号病房是她这几天进出次数最多的病房,患者小梅是一名“95后”,因宫外孕已安排上午做手术,但由于术前紧张,竟然情绪激动地拒绝手术。苏喜兰一进门,就见到管床护士满脸担忧、患者母亲噙着眼泪的场景。“护士长,她不听我们的,一定要见你才行。”苏喜兰来到病床边,亲切地拉起小梅的手,耐心地向她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消除她害怕手术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的顾虑。半个小时下来,患者终于被说服。
“旁人看来这只是一个不大的手术,但是对患者来说却是一道高坎,妇科手术对女性的心理影响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年轻女性。”苏喜兰深为理解地说,“我们护理工作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还要帮助、陪伴她们渡过难关。”
“护理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这是她的口头禅,时刻警醒着她和身边的护士认真对待病房里的每一个细节、患者的每一种反应。腹痛、出血、胎动减少……记得2022年5月的一个清晨,怀孕35周的黄女士收治入院后,苏喜兰敏锐捕捉到孕妇的症状,迅速判断其可能发生了胎盘早剥现象。她立刻将情况报告给上级医生,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各项术前准备,紧急剖宫产流程迅速启动,术中发现患者胎盘已完全剥离。幸亏处置及时,母子两人均平安。“你知道我当时听到早产儿的第一声啼哭时,有多高兴吗?”苏喜兰甜蜜地笑着说,“小宝宝现在已经2岁了,生日那天还跟我视频聊天呢!”
在苏喜兰的努力下,一个由妇科肿瘤疾病患者、相关医务人员组成的“心灵之家”微信群诞生了。“每一名肿瘤患者的内心深处,都有恐惧感和孤独感。‘心灵之家’的存在,给予了她们在治疗之外的人文关怀。有我们同行,患者就不再孤独。”她充满信心地说。
曾悦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