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1版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www.jxnews.com.cn    2024-05-19 23:58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探索思政课建设规律,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思政课建设是最有效的举措,切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同向发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深刻认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坚持理论创新是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今天,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就在于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一切工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创新理论就是思政课的源头活水,无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是培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都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的武装和指导。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思想根据,是思政课得以启人心扉的金钥匙。同时,党的创新理论来源于生动的社会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探索。因此,思政课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就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于课堂始终,使二者形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有效合力。

  科学把握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党的创新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必然缺少说服力。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让思政课充分关注社会问题、敏锐反映时代精神、准确把握实践脉动,这是二者同向发力的现实意义所在。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就是要让思政课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万余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以及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党史、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国史。在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复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激昂的篇章,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将这些生动的文化史、文明史、苦难史、辉煌史融入思政课,是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历史意义所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更加自觉帮助青年学生锤炼思想、陶冶品格,增强他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是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时代意义所在。

  系统谋划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有效路径。统筹兼顾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工作方法,要求我们系统谋划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一是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教材是思政课建设的内核。教材的高度、深度、广度直接决定了思政课的质量。要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针对不同学段思维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分类编写思政课教材,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正入脑入心。二是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作为。要从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等各方面成就中提炼教育资源,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讲好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讲清楚今天的成就并非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取得的,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这个思想武器。三是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及落实推进,就是为了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成效、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从而拓展全面育人的新格局。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要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心灵感受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于自身学业全过程,融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追求中。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程涛)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 - 【专题】2024“大美江西”中小学生...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