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百行,以学为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干部教育是立党、兴党、强党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作为革命幼苗成长的热土,中央苏区在艰苦朴素环境下构建起体系丰富、务实管用的干部教育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教育全过程,让新生的革命队伍在复杂多变的斗争环境中快速成长成才,成为引领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核心政治力量,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工作,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珍贵教益与深刻启示。
注重以教塑魂,加速推动群众向革命者转变。领导中国革命是中央苏区最显著的特征和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让来自各行各业各阶层的进步人士更深刻地认同革命目标、了解革命路径、坚定革命信念,中央苏区各类干部教育学校均以政治理论教育为首要教学任务,开设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革命形势与任务等课程。同时,按照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的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的政治理论课教授方法,通俗化讲解、趣味化学习、互动化讨论,调动学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党的领导同志经常亲自授课指导,引导中央苏区干部进一步提升阶级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革命观,成长为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进而以更大的信心决心参与到改天换地的红色革命中去。
注重以教强基,加速推动革命者向先进者转变。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发动、组织、领导群众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央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干部数量、质量与革命需要的矛盾日益凸显,许多新选拔、任用的干部文化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针对这类情况,中央苏区创办了夜校、半日制学校、业余补习班和识字班、识字组,开设教员训练班和短期、初级、高级列宁师范学校。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的徐特立探索出“老公教老婆,儿子教老子,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的互教互学教学法,以见缝插针的学习方式迅速提高干部的基础知识水平,为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基干力量。
注重以教促干,加速推动先进者向建设者转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由革命向建设、战斗等新领域拓展,干部教育也与时俱进发生转变。比如,开办了中央农业学校等一系列专业性院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等学校开设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党务、外交等多领域课程,让过去只会“握锄头把子”“扛枪杆子”的革命干部极大丰富了知识结构,学会了更多建设中央苏区的专业知识,成为打仗高手、建设好手、治理能手,让“红色中国”的农业、工业、贸易、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新中国的“摇篮”。
注重以教正风,加速推动建设者向服务者转变。革命队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特别重视作风纪律教育,采取制发《党员须知》《红军须知》等规章制度、编唱《红军纪律歌》等生动活泼的教育模式,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和纪律观念,倡导“群众化、实际化、组织化、纪律化”的苏维埃工作作风。在苏区干部中的“头雁”带领下,苏维埃政府成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苏区干部十带头歌》等歌谣至今广为传诵,生动诠释了中央苏区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服务群众的自觉。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见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之路,构成了苏区精神的基因血脉,指引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经验与传统,让广大党员干部以更优良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紧跟时代步伐、战胜“大风大浪”,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作者系豫章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