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2版
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
www.jxnews.com.cn    2024-05-19 23:58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我省应紧扣“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强省战略,牢牢把握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基础研究改革,在战略使命上注重转入经济社会主战场,主攻方向上注重多层次布局,突破路径上注重多学科融通,发展动力上注重多维度激励,资源保障上注重多元化投入,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基础研究转入经济社会主战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基础研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正在向基础前沿拓展。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基础研究发展方向,将更多资源转移到从源头和底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上来。

  我省当下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经济发展呈现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把科研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聚焦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集中力量攻关,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充分发挥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战略牵引作用,促进全省加速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新型城镇化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化,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加快基础研究多层次布局

  当前,基础研究已进入大科学时代,数字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成为时代趋势,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研发活动的非线性互动趋势特征愈发显著。对此,我们要顺应科技发展新趋势、新特点,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布局建造重大创新平台,重塑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攻关体系。

  聚焦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构建创新能级跃升体系。例如,2024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中新设了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构建了由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组成的基础研究能力培养逐级跃升体系。这既符合创新能力发展规律,又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聚焦破解产业科学难题,构建基础研究攻关体系。开展“顶天立地”科研攻关,在支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的同时,鼓励需求牵引、突破瓶颈。要结合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以面上项目主要支持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主要支持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主要支持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为抓手,加强基础研究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

  聚焦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构建基础研究平台体系。基础研究要注重发挥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激发在赣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省属重点科研机构的建制化组织作用,发挥我省研究型大学的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基础研究主体的有效联动,发挥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省实验室,推进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融通发展的实验室新体系,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

  ●促进基础研究多学科融通

  基础研究的突破点往往在社会需要和科学规律的交叉点上,才会使跨学科研究和多学科交叉不断拓展、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持续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适时打破原有学科界限,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和结构来优化基础研究的学科布局。

  促进学科产业耦合联动发展。面向未来网络、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空天科技、核技术、类人机器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等前沿交叉领域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加强信息、工程、材料、能源等技术科学研究,为新兴学科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储备。结合我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对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学科领域进行系统梳理和调整优化,设置相应的引导性专业,加强知识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产业-学科-专业的良性互动。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资源倾斜,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结合教育部学科评估和我省学科发展特色优势,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开展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独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方向探索,争取更多“从0 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促进各类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破学科壁垒,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加大对新兴学科、边缘和薄弱学科的扶持力度。

  ●强化基础研究多维度激励

  基础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程度高、人才密集等特征,要求科研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积累、较强的创新潜质和甘于寂寞、长期坚守的奉献精神。对此,我们要从项目管理、分类评价和科学精神等多个维度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形成机制,通过与产业部门会商、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方式多方对标审题,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建立直接支持机制,对来赣工作的全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自然科学领域青年博士毕业生和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阶段未获立项的项目负责人,符合条件的直接给予支持,使优秀科研人员获得资助更为便捷。健全长周期支持机制,对青年基金项目完成质量较高的负责人给予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接续支持,使青年科学家能够心无旁骛地做科研。完善对原创性、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激励科研人员勇闯科学“无人区”。实施分类评价,加快完善“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分类评审机制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机制。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采取代表作制度。建立容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基础研究创新生态。强化精神激励,广泛宣传基础研究领域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得住“冷板凳”。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

  ●加大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

  今日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能收获多少“未来”。我们应多措并举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持续稳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提高基础研究投入。要积极对接国家基础研究资源,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融入国家基础研究网络,吸引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江西落地。通过与设区市、行业部门设立联合基金项目,鼓励地方和行业部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要加大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探索运用科创基金、风投、专项债等市场工具,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

  (作者系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德雄)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 - 【专题】2024“大美江西”中小学生...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