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带领学生理解和把握其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引导学生感悟思想伟力、廓清理论迷雾、品尝“真理味道”,才能使其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稳人生航船之舵。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讲好道理很不容易,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要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断提高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从小课堂走向大讲堂,从小科目走向大实践,从小叠加走向大融合,带着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引导学生悟透“有字之书”、融通“无字之书”,才能使其真正感悟时代大逻辑、大学问、大道理,进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学生学到真本领、获得新启迪,在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努力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因此,在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中,要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当然,上好“大思政课”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开发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让航天员、英雄人物、运动员、志愿者、一线劳动者等登上讲台,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多样的内容引导学生开拓眼界、收获成长。
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