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B1版
雏雁破壳记
——全南县探索实施“百名领头雁”培养计划构建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链
www.jxnews.com.cn    2024-05-20 04:5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今年“五一”假期过后,全南县入选“百名领头雁”培养计划村级后备干部的谭蓉,正式走上南迳镇的新岗位跟岗锻炼。和她一样,该镇还有13名村级后备干部,在不同岗位上服务群众。

  着眼于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该县大力实施“百名领头雁”培养计划,以储备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雏雁”队伍为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逐村逐人过筛千方百计“选”

  “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一直是我县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换届以来,虽有所改善,但未彻底解决。”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童子龙介绍,全县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7.16岁,50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占比超半数。

  为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去年12月,该县制定《“百名领头雁”两年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从每个村(社区)择优推选1至2名村(社区)后备干部人选。

  “有的乡镇仍停留在旧观念,认为报名单上来就行,没有实际了解人选情况。”童子龙说,发现这个情况,县委组织部立即组成3个调研组,指导各乡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逐村逐人分析研判,选出一批村级后备干部。

  金龙镇的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偏大,其中,8名村党组织书记到换届时年龄将超过55岁。针对这一情况,金龙镇在县级培养计划基础上,制定镇本级培养管理方案,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地。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村干部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更要为一方找出路、谋发展。”金龙镇党委书记熊凯说。该镇在筛选过程中,着重考察人选的综合素质、家庭情况等,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形成“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

  进村入户寻、田间地头访、人才库里挑……该县入选“百名领头雁”培养计划的村级后备干部遍布各行各业,98%的人选年龄在45岁及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94%。

  多维创新赋能用心用情“育”

  “招商引企是条好路子,让闲产变资产,让农民变工人。”今年4月,金龙镇河背村后备干部李福英在浙江象山学习时感慨道。得益于选育一体的培养机制,李福英和4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一起“走出去”学经验。

  为提升后备干部履职能力,该县把“百名领头雁”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类建立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培训师资库,开展案例式、答疑式、体验式教学,力促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双提升”。

  该县还鼓励村(社区)干部提升学历,推动建设高学历村(社区)干部队伍。“我是几年前自费读的大专,现在政策更好了,后备干部可以享受县乡村三级学历提升补贴。如果有机会,我还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谭蓉笑着说道。

  按照“培训+培养+实践”相结合原则,该县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组织关系转到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由乡镇党委实行两年跟踪培养,并建立“一对一”导师帮带机制,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结对帮带村级后备干部。

  2018年,“90后”小伙曾锦冰选择回到家乡城厢镇镇仔村任职。他说,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不少前辈手把手地向他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如今入选“百名领头雁”培养计划后,“一对一”导师更是身体力行为他引路。

  深入一线淬炼压实担子“用”

  打破村级后备干部“备而不用”瓶颈,这是该县推动村(社区)干部培养储备工作落地见效的关键一步。

  “我们让后备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农业生产、政法综治等工作,开展为期不少于1个月的跟岗锻炼。”童子龙说,这样可以让后备干部提前了解基层工作,并在家乡发展中发挥自身作用。

  后备干部要能进能出,也要能上能下。该县定期考核后备干部,对能力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进行重点培养,适时择优补充到村两委干部队伍。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人选则直接淘汰,同时持续筛选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后备干部库。

  在南迳镇南迳村,笔者遇到了去年大学毕业后返乡的李慧琳。她欣慰地说:“家乡越来越好,离不开每一名村干部的辛勤付出。”

  今年1至4月,该县“雏雁”队伍共解决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题80余个,协调纠纷60余起,乡村处处焕发新气象、新活力。(卢瑛琦)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 - 【专题】2024“大美江西”中小学生...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