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的政治基因,弘扬中国共产党加强纪律建设的优良传统,针对党的纪律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为什么能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怎样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强化党的纪律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与政治优势。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党在加强纪律教育方面不断摸索,取得了丰富实践经验与显著成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注意到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性。1928年,党的六大明确提出“严格的遵守党纪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把党纪作为所有党员、各级党组织最高责任与行动指南;1945年,党的七大首次把纪律作为党的组织基础写入党章总纲;194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过严明纪律,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关系,树立党的光辉形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主要通过整顿党组织,强化了党的纪律教育。1950年,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在组织与思想上强化了党的纪律;1951-1952年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通过严肃处理违反党纪行为,警示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195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指示》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了党的纪律制度,使党纪有规可依。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进一步加大党纪教育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深化党的纪律建设,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深化党的纪律建设,如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强调“要完善纪律规章,实现制度与时俱进”,体现了新时代党对加强纪律建设的认识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党的纪律教育是通过学习与教育,让广大党员产生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党的纪律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标准与尺度,从而实现对自身的约束。党的纪律建设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正风肃纪反腐败工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抓住这条主题主线,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深化党的纪律建设,才能严明党的纪律与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要增强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守好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是全体党员的基本规范与行为准则。以教育形式深化党员对党纪的认识,有助于推动广大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树牢纪律意识、在政治上守好规矩、在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要遏制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缺乏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丧失党纪的内在约束,就会为腐败滋生创造条件。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深化党的纪律建设,有助于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在思想层面,通过党的纪律教育,深化党员对遵守党纪重要性的认识,在党员内心埋下遵纪守法的种子,产生不能违纪的红线意识,从而在行动上约束自己不能放肆用权、违纪用权。在制度层面,党的纪律教育能让党员认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增强反腐败观念,勇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形成对腐败的广泛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反腐败斗争中,党的纪律教育有利于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以制度阻断腐败滋生蔓延。
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对执政党而言,有铁的纪律才会有党的团结统一,党风才能保持廉洁清正。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正是有铁一般的纪律,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才能在斗争中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以来,党继续加强纪律建设,通过不断地自我革命,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征程上,全党只有继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严格守纪执纪,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站稳人民立场、赢得人民拥护,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要使党的纪律制度约束广大党员,必然要借助纪律教育增强党员对纪律制度的认同,使纪律制度发挥教育、约束党员的作用。因此,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为中心,提升党员遵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要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为中心,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比如,《条例》第二编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了惩戒尺度,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就可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重心,激发党员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将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对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有深层次的促进作用。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树牢廉洁意识,才能在行动上坚决同腐败行为和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作斗争。同时,还要注意党员的家庭生活,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家风。
以警示教育为重点,让党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在学习方式上,要对照《条例》逐章逐条学,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与内涵,形成理性认识,规范自身行为。要联系实际学,联系身边人、身边事,把六项纪律当作不可触碰的红线,知行知止,令行禁止。要以案促学,善于运用案例帮助理解、加深印象。要以训促学,通过警示教育,利用违纪反面案例,规范自身行为。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紧扣党的六项纪律进行研讨,推动《条例》入脑入心。要把“对标对表”同“严查落实”相结合,通过对照《条例》查找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自查自纠、举一反三、以案明纪。要把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抓好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纪律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在遵守和执行纪律上走在前、作表率,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做好反面警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作者系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