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2版
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
www.jxnews.com.cn    2024-05-27 00:26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主动精神、激发奋斗豪情,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中提升文化自信。高校要引导青年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科学理论武装,深入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引导青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引导广大青年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不同,但二者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在不断地结合互动中成就彼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使中华文明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提供了文化和心理基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结合起来,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认真研究新时代青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变化、阶段特征和满足条件,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形式,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理论宣传阐释工作,让青年切实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让更多青年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要增强阵地意识,牢牢把握互联网这个重要的青年文化阵地,抢占舆论制高点,赢得网络话语权,让积极健康的优质内容成为网络数字文化的主流。

  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中提升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高校要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根基。通过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历史文物、传统建筑等,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等提炼出来,以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等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广大青年在文化传承中接受优良道德传统的润泽,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强化多学科融合、多主体协同育人,将传统文化学习与各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等结合起来,为广大青年提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历史学专业学习,可增加专门介绍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礼仪等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当代青年以新思路、新话语、新形式、新技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以现代的文化符号、生动的文化阐释,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要让青年通过阅读中华经典文献、参加传统节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其时代价值,汲取滋养身心、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

  在弘扬党的精神谱系中提升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要引导青年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历史事实、厘清历史脉络,并从中深刻感悟到: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要在今昔对照、融会贯通中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革,感悟历史成就,知史而自信。要弘扬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孕育而成的革命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革命圣地、红色故事等革命文化载体的作用,开展“重走长征路”“瞻仰烈士陵园”“宣讲革命故事”等活动,引导新时代青年以先辈为榜样,不忘过去的苦难辉煌,扛起时代重任,把党的精神内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执着的文化自信。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升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彰显了今日中国的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校要引导广大青年将自我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使其具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着眼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注重价值引领,使其从超越小我走向大我,从超越空谈走向实干,在知行合一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高校应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推动广大青年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习惯。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课堂。完善机制、创新思路,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让每一位青年都能在活动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成为奋进新征程的时代新人。

  (豫章师范学院 潘恬恬)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续写红土圣地荣光 推动革命...
  • - 【专题】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