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3版
3万余人在长三角地区开办小餐馆1万余家
分宜农民抱团创业成“江西小炒”主力军
www.jxnews.com.cn    2024-05-28 05:06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本报分宜讯 (全媒体记者胡光华、邹宇波)走进分宜县操场乡上松村东头村小组,一幢幢新楼房大气美观,平坦宽阔的沥青路进村入户。“这些漂亮的新楼房,可以说是村民用炒锅‘炒’出来的。”上松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永飞告诉记者,“上松村总共930户村民,有近200户、600多人在上海、浙江等地开小餐馆,每年收入8000万余元。”

  据统计,分宜县有3万余人在长三角地区从事餐饮行业,开办小餐馆1万余家。他们在外乡主打“鲜辣香醇”赣菜风味,为当地居民带来美好的味蕾享受。规模庞大的分宜“餐饮军团”成为“江西小炒”主力军,在长三角火爆“出圈”。

  黄小根是上松村最早到上海开餐馆的,2015年在浦东新区开了一家平价快餐店,年利润四五十万元。说起创业经历,他直言离不开家乡干部的帮助支持。“乡里指导成立驻沪流动党员党支部,村党总支牵头建立‘餐饮创业群’,经常关心村民经营状况,协调解决创业中的难题,鼓励大家团结互助。人在上海,但一直感受着家乡的温暖。”在黄小根的帮带下,许多村民走进大城市,迈入餐饮行业。

  高岚乡下塘村也是有名的“餐饮村”,不少村民2006年就开始在江苏开餐馆。下塘村党支部书记钟湖南说:“这些年来,村带村、户帮户,到外面开小餐馆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南山下村小组30户村民,就有一半在昆山经营餐馆,这个曾经的穷村子,变成了周边最富裕的村子。”

  分宜农民抱团创业,成就餐饮界“小炒传奇”,同时给家乡农产品带来巨大商机。本地生态大米、腊肉、辣椒、小山笋、萝卜干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江浙沪地区小餐馆。看准商机,县里鼓励各乡村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整合各方资金,建起种养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省外餐饮业与家乡农副业,打破区域限制,跨越千山万水牵手互动。

  操场乡桂村村利用项目资金建起竹笋加工厂,每年加工小山笋1500公斤以上,全部供应村民开办的餐馆。而上松村正依托餐饮业发展小山笋加工、麻羊养殖、优质稻米生产三个产业,村党总支书记黄永飞告诉记者:“我8月会到上海与经营餐馆的村民对接产业项目,同时商量成立村级商会的事。”

  分宜“八大碗”“天工宴”特色美食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不断挖掘地方美食文化,扶持餐饮创业队伍。该县将以销定产,做强现代农业,从生产、加工、流通、供应、市场“五端”同向发力,在发展县域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助力“餐饮军团”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续写红土圣地荣光 推动革命...
  • - 【专题】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