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3版
荒漠里的童年不发愁
www.jxnews.com.cn    2024-05-31 05:21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童年树》

  保冬妮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如何以一种行之有效又切合实际的方式,让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童年树》给了一种答案,那就是以党史事件中的孩子们为主角,从他们的视角去讲述当年的故事,让阅读本书的孩子们能够代入其中,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向影响。

  《童年树》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的书。全书分为五部分,《序曲森林的孩子》《上小琳》《插曲去塞罕坝游学》《下大柱》《尾声树的歌,树的舞》,以人物和时间为线,串联起孩子们鲜活的成长历程,从侧面展现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挥洒汗水、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童年树》就是那个伟大时代的缩影,其中《序曲森林的孩子》《插曲去塞罕坝游学》《尾声树的歌,树的舞》还穿插了现在的故事,通过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交互,帮助读者实现对塞罕坝精神的理解和升华。

  正是怀着一颗建设祖国的热忱之心,一代代共产党人用了60多年时间,在只见沙漠不见草的塞罕坝营造出了一个绿色奇迹——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也正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信念和为民情怀,让那些和童年树一起艰辛又坚韧地长大的“林二代”孩子们,自在、自强、自信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成才。他们啃着仅有的莜面鱼鱼,枕着银色的月光和草原的清风入眠,学知识,认识自然,克服对食物的朴素念想;他们一年到头很难吃到一碗鸡蛋面,却在一季又一季对漏芦、蓝刺头、银莲花、樱草花的凝望里,见证了父辈用生命打造的中国北方第一景观大道,也培养了一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

  作者保冬妮俯下身来,平等地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认真体味孩童在坝上生活的真实喜忧,爱憎和惧怕都显得纯真不伪饰。地羊大爷和狼崽儿的故事,可以和鸟对话的大柱,领着迷路的林场孩子去看蓑羽鹤喂食的宝玉叔叔,短暂相遇又分离的“挂面公主”黎林……本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鲜活、灵动,阅读的过程让人如同置身童年林拔节生长的塞罕坝,进行着一段奇妙的童年探险……

  但这探险里不止有自然之美、童年之乐,还有残酷的生命教育。小琳回坝上的时候,捎来了姥姥、姥爷的珍贵礼物——6块冻豆腐、妈妈6年没吃过的白面粉和妹妹小松果儿梦想中的糖。小松果儿把珍贵的礼物送了一些给隔壁的好伙伴松子儿。意外发生的时候,没气了的松子儿嘴里依然含着一颗第一次吃的糖果……大人们把松子儿埋在了3年前松子儿爸爸妈妈种下落叶松幼苗的地方。后来,这些松树苗都长成了参天松……

  60多年来,塞罕坝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不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林场建设者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童年树》以“六女上坝”等真实事件的人物为创作原型,讲述的正是塞罕坝人一代代接续奋斗、艰苦创业的故事,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让后人永远传承这种精神,是《童年树》表达出的鲜明价值取向。

  书中,作者借小琳爸爸道出了一代代林场人的生命宣言:“小琳,长大以后,你会找到你的篝火、北斗星和灯塔。现在……你和松果儿可以尽情地奔跑在咱们坝上……我们种的那些树,没有长在雨水丰沛的地方,它们的童年落到了荒漠里,但它们也没有发愁呀,都在拼命地扎根吸收水分,开心地向上找阳光……三百年后,这些童年林会成为巨大的森林……”孩子,正如那绿意盎然的林海一般,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生力量。绿色发展,正是塞罕坝精神之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现实表达。《童年树》里的绿色故事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而且是真实发生,并且正在发生的。

  一代代人栽下象征着希望、生命和信仰的树的种子,长成了挺拔的松树,大地绿意盎然。塞罕坝林海见证的是他们共同的童年——那是树的童年,也是人的童年。

  □ 汪洋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担负文化使命 繁荣赣鄱文化...
  • - 【专题】续写红土圣地荣光 推动革命...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