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B1版
“一根竹子卖全球”
——上犹县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www.jxnews.com.cn    2024-06-03 04:51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夏日时节,车行上犹,只见漫山皆竹,满眼皆绿。走进位于上犹县寺下镇的赣州市觅竹食品有限公司,一台台机器高效运转,工人们正忙着烤制笋干,用于深加工生产预制菜。

  2023年7月,上犹县引进福建客商投资建设寺下镇笋制品加工项目,并在当地注册成立赣州市觅竹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全市最大的水煮笋、压榨笋深加工预制菜企业。“以前收笋后需要连夜运往福建三明市进行深加工,如今就地加工,一年能省上百万元运费。公司今年3月底投产以来,已收购周边农户的春笋1000万斤,还带动附近150多名村民就业,预计今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公司总经理黄振彪说。

  随着龙头企业入驻,农户曾面临的春笋销售难题迎刃而解,该县笋制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当地百姓通过种植竹子和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企业开到家门口,挖完笋下山很快就能运到企业,不愁卖、价格又好,今年春笋卖了40万斤,收入有50多万元。”种植400多亩竹林的刘基林乐呵呵地说,卖春笋有一笔收入,通过挖笋还有利于调整竹林密度,促进竹子生长。

  上犹县竹林资源丰富,拥有毛竹林24万余亩,竹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上犹县抢抓“以竹代塑”机遇,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探索“龙头引领、科技赋能、联农带农”模式,努力将一根竹子“吃干榨净”,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筛选、制杆、刻字、切分、抛光……在上犹县五指峰象形竹制品厂,一根根毛竹经过加工制成一次性筷子。“毛竹生长迅速、成材率高,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具有可再生、低成本优势。五指峰乡是全县竹资源的重点分布地,我们一年收购当地农户2万多吨竹子,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负责人刘福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走进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一根根竹子经过组坯、热压、砂光等程序后,变成一块块竹集成材。该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从生产竹地板、竹家具等传统产品到生产附加值高的竹结构、竹建筑的转型升级。“不久前,我们签下国外一个总额数千万元的机场竹建筑订单,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现在生产线全负荷运转。”该公司企管部经理严梓雯告诉记者。

  近年来,在上犹县相关部门政策加持下,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先后与国际竹藤组织、清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建立长期科技协作关系,打造院士科技小院,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5%用于加强技术攻关,研发新设备,攻克耐候性处理工艺。“你看,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一次性成型大尺寸竹结构生产线,一根梁柱可以做到五层楼高,这在以前不敢想象,极大拓展了竹材应用领域,竹材高强度的性能优势得到充分利用。”该公司总经理熊振华自豪地说。

  去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期间,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承建的椰林驿站,以其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得到广泛认可。不仅如此,印度国际机场、新加坡机场、荷兰雅加达酒店等地标性建筑都采用了该公司生产的竹装饰产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飞速发展,2023年,该公司接到国际订单226单,全年营业额突破1亿元,实现“一根竹子卖全球”。

  目前,上犹县竹产业初具规模,发展竹制品加工厂10余家,已经形成上游竹拉丝,中游竹炭、竹筷等,下游竹结构、竹装饰及竹家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年产值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提升竹林培育水平,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以竹代塑’行动,扩大生态竹在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把竹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上犹县林业局局长骆耀党说。

  本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担负文化使命 繁荣赣鄱文化...
  • - 【专题】续写红土圣地荣光 推动革命...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