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天工开物》演出剧照。
“魔幻”“明制美学”“江西人宋应星”“《天工开物》影响世界”……这是5月31日至6月2日舞剧《天工开物》在南昌连演3场后,观众在社交平台热议较多的话题。
300多年前,1个经历了6次科考落第,痴迷于科技、工农的江西人——宋应星,用半生时间走向旷野,深入手工作坊、田间地头,与工匠、农人为邻,记录生产方式、工农技术,眼中尽是世界万象,民生百态。他写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今,文艺工作者将《天工开物》搬上了舞台,以舞剧的形式讲述了1个动情的“江西故事”。
“开票即‘秒空’,决定增加一场,继续开票,再次‘秒空’”江西文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剧创排之初就备受关注,除了耳熟能详的“宋应星”“天工开物”等江西元素之外,还邀请了著名导演陆川等顶级主创团队加盟,为该剧提升了热度。
“这是我第一个舞剧,会把它当成导演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作品”“我想致敬舞台,致敬这个了不起的江西人”……这是该剧编剧、总导演陆川对于执导该剧的态度。
“我们整个团队都特别沉迷于宋应星和他的著作,给了我们一种震撼的力量。”这是该剧总编导高燕的评价。
回到舞台。一束灯光打在白衣老者身上,老年宋应星“穿越时空”开始回望自己的一生,与不同人生阶段的“宋应星”对话,该剧由此拉开大幕。
舞台错落有致,以书页为背景的舞台元素,在推移、旋转、组合、分离之间,呈现了《天工开物》中“乃粒”“乃服”“杀青”“膏液”“冶铸”“舟车”等章节。背景大色块的切换、书页从舞台纷纷扬扬飘落的细节、巨型双脚踩在大地的震撼音效、一艘巨轮从舞台驶出的宏大场景,展现出了装置之美、科技之美、工艺之美,令人印象深刻。
舞剧,“舞”是灵魂。该剧中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贯穿始终。南昌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廖祖峰评价:“跳动的肢体、沸腾的心、昂扬的斗志……磅礴而出的舞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音乐上,“好听”成了不少观众的共识。如赶考路上,宋应星等人一路北上,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此时的音符是跳跃的、明快的;经历6次落第之后,折返于老家时,音乐是舒缓、平静的;寻找到另一片天地时,音乐是澎湃的、高昂的。
“感动!我在剧场落泪”“音乐和舞台语言融合得很巧妙”“所有音乐将宋应星跌宕起伏的人生渲染得恰到好处”……观众向笔者说道。
据悉,该剧是江西文演集团推出的“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预计在全国举行200场巡演。
曾悦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