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萍在表演萍乡春锣。
走近戏曲排练厅,回转走廊里便能听见彭利萍的嗓音。她正带着学员们练唱萍乡春锣经典曲目《将军回乡》,身穿绣花黑底唐装马甲,春锣春鼓由一条明黄色的绸缎系在身上,唱词句句吐字清晰、中气十足,舞台动作干净利落,身形娇小,气场强大。
萍乡春锣,是传递吉祥的使者。逢年过节,家有喜事,人们总爱摆酒宴请亲朋,也乐意请来春锣表演者,敲锣打鼓,在满堂彩中将聚会的气氛推上最高点。春锣演员往往穿着鲜艳的中式表演服,腰间以明黄或正红绸缎系着一面小鼓和一个小铜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锤,交叉敲打出“咚咚咚锵”“咚锵咚锵”等富有节奏的鼓锣声,表演者见人赞人,见物赞物,用方言说唱出来的漂亮话,通俗易懂、节奏鲜明,有种野生的灵动。
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萍乡春锣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脱不开关系。在历书未曾普及的时候,报春人把二十四节气串成歌谣,挨家挨户提醒人们及时播种。历书普及之后,报春便成了迎春,说唱者挎着锣鼓,在春暖大地之际向人们传吉报喜,或是说一些让人高兴的故事,逐渐成为新春时节一道喜庆的风景。后来春锣慢慢传进宜春、醴陵、浏阳等地,表演内容主要为“见赞”,即见什么赞什么。表演者的即兴表演能力极强,整个人仿佛一个装满吉祥话的大布袋,男女老少、鸡鸭鱼鹅、柴米油盐皆可入词,配合锣鼓节奏及收放自如的肢体表演,现场的气氛瞬间点燃。不少人以此谋生,为大家送去欢乐吉祥,也为自己挣一份生活。
21世纪初,萍乡市文联选送萍乡春锣曲目《夕阳红似二月花》参加全国曲艺展演活动,原本的女演员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萍乡市文联决定让嗓音嘹亮的彭利萍接演。为了尽快熟悉演出内容,彭利萍每天都到师傅雍开全的家中练唱腔、学动作、合伴奏,大清早开始,日落才回家,反复琢磨一个多月。最终彭利萍因此节目获得了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的“建国60周年中青年曲艺家”称号,是获得该称号的30名艺术家中唯一的江西籍表演艺术家。
自此,彭利萍正式拜师学艺,成了萍乡春锣第六代传承人。此后的二十年里,前十年,彭利萍作为师傅雍开全的搭档,登上全国各地舞台,观众的掌声和鲜花一次次给了她信心;最近十年,她和师弟易国华默契搭档,将一曲《古怪歌》打出省外,声名远扬。他们致力于将萍乡春锣从唱腔到表现形式上来一场从内到外的革新。过去萍乡春锣的演唱内容大多以“唱赞歌”为主,内容比较松散,重复性高。彭利萍坚信要有好的故事才能丰富萍乡春锣的内容。让观众像听说书一样,跟上故事情节,与故事共情,这样才能建立更深的连结。将好的故事与春锣已有的曲调融合,这就需要更多专业的创作人才来创作剧本。二人精湛的表演技艺,配合刘卫萍、缪志杰等作者精心打磨的唱词台本,将原本土气甚至有点俗气的萍乡春锣从单一的说唱提升成了元素丰富的艺术演唱。他们创作表演的《将军回乡》《古怪歌》《和字歌》《送郎路上》等优秀曲目,唱词朗朗上口,唱腔节奏明快。萍乡春锣逐渐登上了更广阔的艺术舞台。
2007年,彭利萍和易国华表演的《古怪歌》,获第二届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一等奖。获奖后,二人带妆身着演出服赶回萍乡对接工作,遭遇车祸。易国华骨折,彭利萍头部经受撞击,陷入昏迷。在安徽休宁醒来的彭利萍说,业内好友和观众送来的鲜花,让她心底涌上阵阵温暖……
雍开全为萍乡春锣倾入了数不清的心血。他一边继续登台演出,一边努力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不计酬劳,言传身教,让一大批中青年文艺爱好者看见和爱上萍乡春锣。彭利萍看着师傅忙前忙后的身影,内心深受触动。近十年来,她与搭档易国华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教学上。为了从娃娃抓起,2016年至今,彭利萍与易国华先后开始在萍师附小、翠湖小学、湘东中等职业学校等萍乡春锣传承班任教,收徒百余人。2021年9月,彭利萍被认定为萍乡春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说到收徒弟的条件,彭利萍反复提到“热爱”二字。她始终坚持,只要热爱,都可以来学习。学艺过程是漫长的,热爱是面对困难时最强有力的支撑。这些年教过的春锣爱好者们,能坚持练习和登台表演的人还真不少,这让她看见了代代传承的更多可能。
在充满爱的“萍乡春锣大家庭”里,大家自发组织了一个萍乡春锣的表演团队。平日里,表演者们可能是老师、律师、机关工作者或是学生,一有演出的需要,说排练就准时开始,需要创作就各司其职,劲往一处使。彭利萍感慨:最享受的是舞台上的每个时刻。演出结束后,大家又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人间烟火是平常,而春锣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萍乡市文化馆的非遗展厅里,特别设置了一个萍乡春锣展示厅。正对着入口处,巨幅的演出照片中,是雍开全与彭利萍在台上表演《将军回乡》。
彭利萍站在曾经的自己面前,挽起同样的黑色发髻,穿着相似的红色演出服,过去与现在,身影交叠。
时光悠长。好像流走的只是时间。芳华依旧,且愈加芬芳。
□ 付楚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