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2版
杨梅叭叭跌
www.jxnews.com.cn    2024-06-07 00:50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屋背山的杨梅开始转红,端午就近了。

  “端午节,杨梅叭叭跌……”村坊传唱的顺口溜,是庄稼人总结的植物时令表。水井旁,几只鸟儿叽叽喳喳捡着糯米粒。阿妈打上一桶井水,倒入装着糯米的木盆里,盖上一个米筛,就进山了。

  村人对山上每一粒山珍、每一棵杨梅树,熟悉得如同自家地里的庄稼。哪路山有杨梅树,哪一棵先红,哪一棵晚熟,都了如指掌。杨梅酸,摘杨梅的人吃几颗就倒牙了。阿妈进山摘杨梅,总会在装满杨梅的竹篾篮子上面放几枝带枝叶的杨梅,红红绿绿的,很是好看。再摘上一把清新鲜绿的箬竹叶,用山间细青藤束成小扎放进篮子里,端午节的粽子、叶粄就有着落了。

  放端午假,看着阿妈为节日忙进忙出的身影,就觉得日子踏实而从容。

  屋檐下竹篮子里的杨梅,不经意间,就勾起了摄影的冲动,我忙掏出手机,心里划算着。先拍个全景,要有氛围感,竹篮子、红红的杨梅、深绿的杨梅树叶、瓦屋檐、菜园、篱笆、远山,左一个构图,右一个构图,一个俯拍,一个特写,一个冷暖对比色。心里暗呼:完美!唰唰发了一堆图到亲人群,勾引得一大群人流口水,把端午的氛围感拉满。

  我嘚瑟着给阿妈看图,阿妈说:“好是好……”又补一句,拍照能填饱肚子吗?

  我从篮子里挑出一大海碗又大又红的杨梅,先放盐清洗再过清水,沥干,撒上白糖,拌匀,腌一会就可当零食吃。那入口酸甜的味道,是最夏天的味道。

  分出几碗杨梅,一碗端给秋嫲婶家。院子门口,我就闻到了粽香味,她家高压锅发出“吱吱吱”的声音,锅顶的气阀旋转着,蒸汽四溢。我叫了声婶,秋嫲婶闻声迎出来,手里拿着一片粽叶,手上黏着几粒糯米。忙叫我进家喝茶,我说:“新摘的杨梅,送来给婶子尝尝鲜。”秋嫲婶拿起一粒吃起来说:“很甜。”我在矮凳子上坐下,秋嫲婶倒了杯茶递给我,又麻利地拿起粽叶扭成一个绿色的锥形斗,放入米粒,一块猪肉,再放米粒填满斗,折粽叶封斗顶,扭粽叶收角,再用一根棕树叶细条缠绕束节,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做好了。这看起来简单的动作,我却至今没学会。秋嫲婶开心地说:“明天孩子都会回来,说家里的米好、水好,粽子更好吃,外面吃不到这种味道。”

  一碗端给桂兰姨家。阿妈说:“桂兰姨一家在广东过端午。你可以去阿紫家聊聊天,她一个外地人讲普通话,嫁到我们这儿不容易……”我路过桂兰姨家门口,果然关门闭户。

  转过一个屋角,一股火烧柴草的味道飘过来,走近一看,只见阿紫在院子里放个铁锅,烧黄粄柴,烟雾缭绕,阿紫的咳嗽声穿过烟雾由远及近,差点我俩就撞了个满怀。阿紫贵州人,嫁给堂哥快十年了,头几年带着孩子跟堂哥在外打工,近几年回乡包山岭种脐橙,做电商卖脐橙和土特产。家里两个娃看见我端了杨梅来,都开心地围着我转。我找了个凳子坐下,把杨梅抱怀里,拿出一粒最红的,递到孩子嘴边,又缩回来。一来二去,孩子们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我说:“谁先叫姑姑,我就先给谁吃。”他俩异口同声叫了声:“姑姑!”我就开心地把碗递给小哥俩。阿紫说:“晚点过来吃碱水粽子,我这可是纯植物‘酿造’喔……”她那夸张的表情,逗得我大笑:“你这是在搞直播吗?”我这句话好像提醒了她,只见她赶紧打开那套直播设备,还叫我帮她多拍摄几张照片作宣传用。

  等我归屋,阿妈已挑出一篮子红杨梅,洗净,沥干,泡了一坛杨梅酒。剩下半青半红的就放粗盐入缸腌上,制杨梅干。再到下山角田坎渠边,扯上一把狗斗米(鱼腥草)连根带叶洗净,晒半干,切小段,放入腌杨梅的缸中。天井里,时光慢慢流淌。

  我把新摘的箬竹叶洗净,一片片码在竹篮子里。再到河边扯上一把清新鲜绿的芒(芦苇)秆叶,洗净。把糯米、籼米打成粉,和入糖,揉成团,做一蒸篮箬叶粄。长长的芒秆叶在阿妈手里飞舞,小小的米粉团团就穿上了绿衣,芒秆粄,只有阿妈做的才好吃。挤得满满的一蒸篮芒秆粄,上甑蒸。灶膛里的柴火烧得啪啪响,锅里蒸汽腾腾,箬叶的清香裹挟着米香溢出瓦屋。

  夜晚,阿紫送来一大盘粽子,大家围着茶几坐下来,吃粽子,喝茶,品杨梅,嗑瓜子,阿妈还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箬叶粄、芒秆粄。点上一支艾草香,大家你一句夹湖土话、她一句普通话嘻嘻哈哈聊着阿紫卖土特产的趣事。

  杨村的阿叔打来电话说:“明天端午节,上来看龙船……”很神秘的样子。

  杨村最兴的节日是太平堡龙船盛会。山那边,时不时传来爆竹声、喇叭锣鼓乐声……

  初五一大早,家家户户忙着迎龙神、摆三牲酒礼,点爆竹。门窗上插艾草、挂菖蒲,屋前屋后洒上雄黄酒。用“端午水”洗头洗澡,穿新衣。阿妈给穿戴一新的我们,点上雄黄酒,日子就安泰了。

  午饭后,马路上都是提着节礼上杨村走亲戚、看龙船的人,花花绿绿的人群向杨村圩镇聚集,大塘头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喜炮连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兴奋。

  阿叔挤过人群,迎我们上二楼阳台,整个鲤鱼寨尽收眼底。湖边围满了人,孩子们就爬树、爬楼顶,从这里往下看,可看到划龙舟的全景。喜炮响起,锣鼓响起,只见湖中几条龙舟挥汗前行,锣鼓急,呼声紧……一场场激烈的龙舟赛,划得河水欢腾。

  过了端午节,龙神归位,万物时令有序,藏在深山里的野杨梅从树上叭叭跌下来。

  □ 春序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担负文化使命 繁荣赣鄱文化...
  • - 【专题】续写红土圣地荣光 推动革命...
  • - 【专题】中国梦·劳动美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