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B3版
卫棉焕新
www.jxnews.com.cn    2024-06-19 05:08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6月14日,记者走进于都县的江西卫棉纺织集团,上千平方米的厂房内,机器轰鸣,一排排梳棉机飞速运转,将经过精细处理的棉花“吸”进“肚子”内,不一会儿,从另一端旋转“吐”出一根根优质棉条。

  在江西卫棉纺织集团的车间里,这样的“魔法”每天上演。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成立于2020年8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型企业,拥有20万锭的智能化赛络环锭纺、5条全自动高速气流纺和4条无纺布生产线。近日,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中,“江西卫棉5G+智慧纺纱”项目成功入选。

  众所周知,传统纺织行业受限于密集型生产方式,高昂的用工成本和技术瓶颈让不少企业面临重重困境。江西卫棉纺织集团董事长陈可霸坦言,从棉花到纱线的转变,需历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多道流程和工艺。传统生产方式过度依赖人工,导致效率低下、利润微薄、能耗高,且产品质量难以得到稳定保障。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顶着压力毅然走上智能化改造的道路。

  “智能化改造后,企业生产能耗降低了30%,用工成本节约了70%,比传统纺纱效率提高了30%。”陈可霸介绍,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实现了由传统纺织的人员密集、手工机械化生产,转变为自动生产、自动物流、自动仓储、自动检测的少人、无人制造新模式。

  随着对智能化改造的探索与实践,江西卫棉纺织集团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陈可霸欣喜地表示:“我们的废弃纺织品再生循环利用赛络环锭纺智能纺纱技改项目,新增投资1800万元,技改后预计年产值可增加8000万元。”

  如今,于都涌现出一大批“机器换人”“数字换脑”企业,6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纷纷进行技改。数据显示,1至5月,于都县工业投资完成8.56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8亿元,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1%。

  为引领纺织服装从低端制造迈向高端智造,挺起赣州纺织服装产业脊梁,于都先后出台“降成本优环境措施116条”和“服装20条”,扶持激励智能制造,以5G、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打通生产与研发设计、消费、仓储等环节的联系,让一大批本土企业“老树发新芽”。

  本报全媒体记者 殷琪惠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担负文化使命 繁荣赣鄱文化...
  • - 【专题】续写红土圣地荣光 推动革命...
  • - 【专题】中国梦·劳动美
  • - 【专题】文化中国行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