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鹰潭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级先进铜功能材料及高端应用集群和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7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鹰潭市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鹰潭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跨越赶超,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鹰潭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大关,由2012年的488.9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82.25亿元,在全省前移3个位次;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8.4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414亿元,总量接近翻一番;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位居全省前三,在全省综合考核中,市本级、各区(市)、各开发区全部获评第一等次,取得了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向新而行,产业能级焕新蝶变。制造业是鹰潭的最大优势,其中铜材产量接近全国的五分之一。为贯彻落实“1269”行动计划,鹰潭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打造国家级先进铜功能材料及高端应用集群,加速推动铜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存量抓工业技改、增量抓高端铜材、变量抓科技创新,整体铜产品中先进铜产品占比达46.5%,全国67家铜产业链主企业超过三分之一落户鹰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08%、位居全省第一,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8.06%、位居全省第二。同时,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成功入选国家级数字化试点示范19项,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的同时,规上工业单位能耗下降9.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
先行先试,改革试点亮点纷呈。鹰潭聚焦土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担保等五项试验任务,探索建立了139项体制机制。把海绵城市建设与补齐污水管网短板相结合,全面推进“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治理,海绵城市区域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达42.11%,获评“中国美丽城市典范”。坚持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协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双下沉”,促进医疗质量和救治水平“双提升”,群众看病费用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鹰潭市人民医院住院人均药费同比下降46%。
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鹰潭坚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民生答卷。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96∶1,城乡收入差距实现逐年改善;全省5个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鹰潭占了2个,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以内,余江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案例获评全国民生示范工程。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空气质量长年保持国家二级以上标准,2023年优良天数比例达96.7%,创历史新高,8个国考断面连续五年保持Ⅱ类以上水质,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