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2版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江西低空经济“飞起来”
www.jxnews.com.cn    2024-07-22 04:25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阮杰 高波 刘乐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今年,国务院正式将“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低空经济产业具备创新性、高质量、规模大等特征,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江西作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和发祥地,既有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又有丰富的低空空域资源,还有广阔的通航应用市场,应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低空经济发展全过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推进江西低空经济“飞起来”。

  巩固拓展制造基础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我省具有较强的航空制造总体设计、试验验证和总装总成能力,但也存在着制造技术、通航产品离前沿高端仍有距离、相关配套过于依赖外部等短板。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拓展制造基础优势,优化通航制造布局,创新运营管理策略。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飞行训练系统研发制造和服务基地,重点提升多载重系列、多型号直升机生产能力,带动涡扇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研发,逐步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依托现有“国字号”设计所、高端创新平台优势,瞄准世界先进的目标定位,提升智能制造、敏捷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和无损检测等领域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多点提升通航制造技术竞争力。在中大型无人机研制、有人机“无人化”、无人机机载设备研发上着力突破。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低空经济协调发展。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低空经济发展涉及空域管理、飞行保障、基础设施、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要构建起各方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低空经济统筹协调,要纵深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形成顺畅协调的低空经济发展机制。一是巩固拓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在空域分类管理与灵活应用、无人机新业态监管等领域勇于探索,加快建设全省通导遥一体化的低空智联网,努力帮助通航用户畅享江西蓝天白云。二是充分发挥航空制造和民航运输产业链链长作用。建立“链长+督导”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集成融合财政、工业、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等部门的鼓励支持政策,为重大项目招引、产业平台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三是提升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牵引能力,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特定区域集中,克服产业布局分散、招商无序竞争。

  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低空经济绿色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绿色化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低空经济绿色发展,要在航空制造、示范应用和服务保障等环节重点推进绿色化转型,不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通航制造工艺和流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提高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等环境友好性能。促进通航设备更新换代,发展再制造模式,鼓励通航企业加大对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自愿交易、绿色证书和其他绿色要素的购买,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航空碳足迹管理标准、标识、认证体系。积极探索氢能源、液化天然气等技术路线和商业运营新模式,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在国产民机和发动机上的应用验证。抢抓当前电动飞行器“换道超车”发展契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新领域新赛道,加快研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推动通用机场设施绿色化、数字化升级,建立低空飞行器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标准规范,开展航空绿色示范运营,助力形成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空运体系。

  “引进来”、“走出去”双轮驱动,推动低空经济开放发展。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推进招大引强,积极融入长三角、大湾区,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平台,内外联动发展低空经济。瞄准通用航空知名企业,加强大飞机、支线客机、教练机等项目招引,深度融入国际国内航空制造分工体系新格局。积极引进和培育航空特种装备制造企业,打造航空热气球、跳伞、动力伞、滑翔伞、航模、水上飞行等低空飞行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园区和通用机场建设,开展产业集群招商、精准招商,带动国际转包、先进材料、机载设备、改装维修、航空锂电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支持通航龙头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科创飞地”,鼓励通航制造和无人机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外、省外低空飞行和无人机市场。鼓励省内外通航运营企业合作,积极拓展低空出行“一小时交通圈”通勤航空市场。建立健全龙头引领、基金共设、链条布局的低空经济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通用机场,孵化低空经济潜力项目。

  加快应用示范场景拓展,推动低空经济共享发展。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要积极拓展低空飞行多元化、特色化和优势场景的应用示范,促进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把通航产业打造成扩投资、促消费、稳就业的民生产业。积极拓展“低空+旅游休闲”、“低空+体育运动”等低空消费新市场。推动景区与通航企业协同运营,培育打造空中跳伞、热气球等消费水平亲民、民众易学易会、安全保障性较好的旅游项目。加强通用型航空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开展航空模型教练员和各类航空运动驾驶执照培训,打造国内领先的航空运动目的地。巩固低空飞行在农业生产、智慧水利、精准护林等领域应用,逐步扩大无人机作业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拓展无人机在公共交通、医疗救助、城市消防、交通指挥、应急救灾等民生保障型、大众型、普惠型领域的应用。探索无人机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完善物流各环节数字化功能,将无人机物流运营所需的空域、场地等资源纳入智慧物流规划,争取相关试点项目在江西落户。

  (作者单位:江西省军民融合研究院)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红旗漫卷广昌路 花开盛世满...
  • - 【专题】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
  •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 【专题】龙舟韵·端午情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