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4版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转型
www.jxnews.com.cn    2024-07-24 04:23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宁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作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作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在各类高校得到高度重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当前,人类社会快速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经济社会结构与就业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创业课程应当与时俱进,通过构建数字化创业培训学习平台,实施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创业知识和实战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提升技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及时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升级是当务之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促进创新创业课程转型升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紧迫任务。数字化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必须紧跟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及时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升级,如增添数字化技术、数据分析、网络运营等新兴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方能满足当下以及未来职场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比如,在数字化技术层面,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及其在创新创业中的应用场景;在数据分析方面,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挖掘、预测模型构建及数据驱动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在网络运营上,尤其应当关注网络营销策略、电子商务模式、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的实务操作;等等。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战化的教学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创新创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更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基于数字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思维框架,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顺应乃至引领社会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得住、行得稳。

  与时俱进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业课程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升级,更意味着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性重构。通过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计实时互动的教学功能,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可以唤醒其创新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将有效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壁垒,实现学习过程的无边界化以及个性化、互动式学习,促进教学资源的高效共享和个性化传授,对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学校采用诸如慕课、“翻转课堂”、虚拟实验室等多元化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创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值得肯定和借鉴。慕课以其开放性、自主性特点,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供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翻转课堂”重新定义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分配,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基础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深度讨论和实践操作;虚拟实验室则通过设计高度仿真的环境,让学生在无风险的环境中实验各种创新创业设想,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更好培育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推动校企合作联动。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转型,实质上是对既有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度革新和全面提升,其首要任务是构建功能完备、资源丰富的数字化教育平台,这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这一平台通过融汇线上线下资源库、项目孵化器、创业社区等多种功能模块,形成一个集学习、实践、孵化、交流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转型,不能长时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而应尽快付诸实践,将学生推向创新创业的前沿。同时,为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关方面还应当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的构建。学校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课程,将企业的实际运营经验、商业智慧以及鲜活的实操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中接受教育,提升其对市场规则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应对复杂商业环境的能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涵盖了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学模式的重塑和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需要各类高校不断探索和改进。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具备深厚专业知识、拥有敏锐数字化视野和强大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进一步彰显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时代进步的价值与使命担当。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红旗漫卷广昌路 花开盛世满...
  • - 【专题】2024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
  •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 【专题】龙舟韵·端午情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