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2版
西冲的底色
www.jxnews.com.cn    2024-07-26 05:18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 洪忠佩

  鳞瓦,瓦檐,天井,仿佛都在测试着雨滴的弹性,嘀嗒嘀嗒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四水归堂的布局方式,是婺源西冲村俞氏宗祠天井的标配,不仅可以采光,还能聚水。天井,雨滴,光,以及冒雨飞过上空的鸟儿,都成了天地之间的连接。

  木有本,水有源。祠堂,是聚族而居村庄的源头。我进入西冲古老年代的路径,是从俞氏宗祠开始的。俞氏宗祠又名敦伦堂——“堂名敦伦,盖本书之敦典以有庸,敦叙以励翼,务使父子、兄弟、长幼之情允洽,孝友、睦姻、任恤之道常昭,其道甚大,而其意甚深矣……各乐捐输,专领生殖建堂之费……”《敦伦堂记》详细记述了西冲村俞氏宗族建宗祠的源起、初衷,以及族人踊跃捐输的过程。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俞氏宗祠,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门楼、天井、两庑、享堂、寝堂组成,2006年5月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冲村俞氏宗祠 胡红平摄

  时光易逝,渐行渐远。俞氏宗族门楼前的抱鼓石、旗杆石依在,而早年能够拆装的戏台,已经很难找到踪影了。

  和婺源其他历史文化名村一样,俞氏宗祠是西冲先人站稳脚跟、走向兴盛的样板。在《西冲俞氏宗谱》序中,西冲的乳名为西谷,“十六世祖世崇公独爱西谷山环水抱,有田园之美,无市井之哗,爱筑室于斯,聚族于斯焉。”也就是说,俞世崇在南宋景定年间迁到西冲时,首先看中的是西谷“六水朝西,三峰拱北”的山水之境。

  即便在山水间建设家园,村庄的布局无不显现西冲先祖的用心——“山取其罗围,水取其回曲,基取其磅礴,址取其荡平”,村形在庄前、水井头、新亭聚落,一如“品”字。从字形去会意,“品”为叠起的三个口,而口,代表人,住在品字里的西冲,应是一方人丁兴旺之地。

  尽管在祠堂观雨,已过了多年。然而,相对南宋建村的西冲,我只是一个迟到的访客。类似的雨天,我还在节孝祠、正和堂、耕心堂遇到过。想来,无论是西冲的宗祠,还是支祠,都是从高构的华堂到精神的围屋,折射的是先祖的心路历程——从显赫一时的木商到大兴土木光宗耀祖,再到寄望子孙耕读传家。所有这些,我先后在开文书院、古香斋、乙照斋、友竹居、养余书屋、学到老书屋、汪家坞经馆等找到了答案。

  没有光大的门第、书香的熏陶,哪来的耕读传家和文士名流,以及瓜瓞绵绵?在地方志和谱牒中,我邂逅了“修敦伦祠,又造黄余坳路”的俞士荣、“开文书院捐赀襄造,基狭,仁输己田廓之……京师会馆,本邑文庙、考棚,以及军饷、城垣,均输金捐助”的俞本仁、“能文善画,工书法,精篆刻”的俞肈基,以及有《兰花诗》《味腴轩诗稿》《论世臆说》等多部行世的俞恩赐,等等。

  是他们,给村庄带来了荣光,还有学习的榜样。

  细细想来,这些既是西冲独特的颜值,亦是古村儒雅的气质。对于村庄的读书之风,古人曾留下“书声何处韵悠然,静听由来在岭前”“经书求学非做官,不为名堂进庙堂”的题赞……

  我在意的并非雨,而是雨中看飞檐翘角,以及雕梁、雀替的意境。恍若天井之中,总有时光的墨迹在洇漫。有时,在特定的情景中,意境会像祠堂墙基的石韦、苔藓一样生长,会像村庄的水口林一样苍翠、深幽。

  挂在俞氏宗祠的《祠规族训》,让我感受到了西冲人敬祖睦族、崇德向善的教诲力量。在聚族而居的西冲,俞氏宗祠无疑是村庄民俗活动的中心——祭祀先祖,制定实施祠规族训、村规民约以及演戏、灯彩,甚至红白喜事,哪一样能够离开祠堂呢?

  不承想,在西冲老辈人的记忆里,曾经,村民用泥巴糊住了门坊和大梁上的雕饰,也糊住了一个村庄的秘密。若干年后,糊住的砖雕木雕一揭开,那带着泥渍和岁月包浆的雕刻图案,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惊叹和关注的目光。人们对艺匠的雕工、技艺以及民间保护的举措,无不啧啧称奇。

  山水的青绿,黛瓦粉墙的黑白,共同融合了西冲古村的底色。而这样的底色,随着生态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被一次次擦亮,实现了美丽的蝶变。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时代华...
  • - 【专题】红旗漫卷广昌路 花开盛世满...
  •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 【专题】龙舟韵·端午情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