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1版
赓续中华文脉,推进“第二个结合”
www.jxnews.com.cn    2024-07-29 04:55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概念的相继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自觉达到了新的高度。赓续中华文脉,“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也是在“第二个结合”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用“三组身份”深化“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自觉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与继承者,要做好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与成就能够产生超越时间的价值。“第二个结合”要展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把理论研究同中华文明起源与特质等重大问题结合起来,阐明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的哲学影响,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弘扬者,要做好中外互证、中外互诠。“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与成就能够激荡跨越国界的共鸣。“第二个结合”要展示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包容精神,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把理论研究同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等人类重大难题结合起来,在比较研究中取长补短、互进互促,找到中西之间的共性,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模式与方案,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者与践行者,要做好学而习之、知而行之。“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与成就在于其广泛的实践价值。“第二个结合”要展示中华民族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实践精神,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把理论研究同文化产业升级等重大命题结合起来,将人民日用不觉的思想理念具象为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

  用“三大体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要求

  构建古今互补的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的分类和组织方式中展现中国特色。除与数字技术、元宇宙等新兴学科、前沿学科融通外,应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增加文明重器的同时增强对文明意义的思考。将训诂考据、历史编纂等传统研究方法与扎根理论、质化分析、数据爬虫等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传统国学的内生性整合优势、形成合力,探索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机制,为推进“第二个结合”搭建学科体系支撑。

  构建形神兼备的学术体系,在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上呈现中国风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舞台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现象仍然存在,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参与主体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学术标准等方面进行共同设计,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培育优秀学术人才梯队。如学术期刊通过不定期征稿、开设专栏、创建专刊等形式增加研究能见度,学术会议通过专题论坛让理论界、咨询界与实务界共建研究后备军,用学术标准的改革创新提升研究产出率,形成理论界、实务界、媒质界“三位一体”的学术共同体,为推进“第二个结合”构筑学术体系支撑。

  构建自主开放的话语体系,在科学研究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上彰显中国气派。从明末清初的传教士布道、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西学东渐潮流,生产力的弱势伴随历时性与共时性交互作用,使“西学为师”一度成为一种研究的价值取向,部分研究盲目地将东西方学术简单嫁接而忽略了背后的源流演变,造成中国话语体系的减弱。我们要立足我国自身学术脉络和具体实践,立足中文语义,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推进“第二个结合”建立话语体系支撑。

  用“三个故事”增强“第二个结合”的话语力量

  要讲好修齐治平的古代故事。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不仅在于其历史悠久且具备民族标识,更在于其中蕴含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以“儒道法兵墨”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以经史子集等为代表的传统典籍、以“三纲领八条目”等为代表的修身理念,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道德教化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探索和总结。要立足“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仁者爱人”的人本自觉,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天下大同、修齐治平、以民为本、道法自然等突出价值观念的文化深层结构及其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产生的影响。

  要讲好薪火相传的红色故事。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弥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适应的必然结果。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要讲好锐意进取的新时代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如何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为增进民生福祉开出符合时代需求又彰显文化自信的“药方”。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践行“两山”理论到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党领导的伟大实践是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等传统思想结晶的现代诠释,是在“以民为本”的价值引领下,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享。

  (江西财经大学 胡海波 姜浩天)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时代华...
  • - 【专题】红旗漫卷广昌路 花开盛世满...
  • - 【专题】“感恩奋进七十载 同心筑梦...
  •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