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A2版
微光大爱暖无痕
——记湘东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彭启萍
www.jxnews.com.cn    2024-08-01 04:52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学生时代,雷锋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总是能够照亮有困难的人。”

  这是萍乡市湘东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彭启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以雷锋为榜样,她22年如一日扎根志愿服务一线,为环境保护、扶危济困而奔走。每当有人问她为何要把那么多精力和时间用在别人身上时,彭启萍总是笑着回答:“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十分幸福。”

  微光成炬,大爱无痕,却总能在不经意间直抵人心、温暖他人。作为一名普通人,彭启萍与志愿者们一起,用无私的奉献诠释微爱大义。

  保护环境的“急先锋”

  7月21日,湘东区渌水河畔,骄阳似火、暑气逼人。傍晚时分,余热还未散尽,彭启萍便带着志愿者们开始巡河。

  巡河护河的想法,源于彭启萍在河边的一次散步。

  2016年的一天,彭启萍沿着河边散步时,发现四处都是丢弃的塑料瓶、塑料袋。彭启萍从小在渌水河畔长大,记忆中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但眼前的这一幕却深深刺痛了她。彭启萍立刻回家拿上火钳和蛇皮袋,沿着河道捡拾垃圾,一连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从那以后,只要有空,她就会带上工具,沿着河岸清理垃圾。

  刚开始,彭启萍的举动遭到非议,甚至有人还挖苦她。面对冷嘲热讽,彭启萍不为所动,依然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她说:“大家最终会明白,我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慢慢的,议论声少了,一些居民还自觉加入守护河岸的队伍,并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小青”。截至目前,“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伍已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10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上千次。

  作为活动倡议者和践行者,彭启萍时常会在周日下午4时至6时,带领志愿者进行“我是河小青、生态萍乡行”巡河护河行动。她还特意编写了以“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情景剧等文艺作品,号召更多市民加入巡河护河行动。

  如今,漫步湘东区渌水河两岸,但见流水泛清波,好一派“碧水穿城过,云深锦树新”的景致。

  服务社会的“排头兵”

  彭启萍常说,要像雷锋一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言为心声。打小就古道热肠的她,只要身边的人有需求,总是倾力而为。

  2002年1月,彭启萍偶然得知萍乡市血库相关资源稀缺。她二话不说,挽起袖子,毅然决定成为一名红十字会献血志愿者,并在往后的22年时间里累计献血1万多毫升。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为了发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2012年,彭启萍携手几名志愿者,正式组建湘东区志愿者协会。自那以后,她带领协会志愿者围绕困难群体和群众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活动,并迅速成长为萍乡市志愿者组织中的佼佼者。

  2019年,在一次进村走访中,彭启萍发现许多农户家中电路老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她立即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到了一个“阳光行动安全用电进乡村”的项目,三年内募集资金近30万元,为82个困难家庭免费更换照明线路。

  逢年过节,彭启萍都要带着志愿者们在外走访,为困难家庭送去关爱与温暖。做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用心,还花费时间。“家人的支持,是我从事志愿服务的坚强后盾,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彭启萍充满感激地说。

  2002年以来,彭启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万多个小时,帮扶留守儿童、老人、妇女5000余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500余人。

  带动青年的“引路人”

  “我从小生长在充满爱的家庭。父亲曾是一名村支书,爱岗敬业;母亲心地善良,为人慷慨。”谈及自己为何热衷公益事业,彭启萍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原因。

  正因如此,彭启萍十分注重对青年志愿者的“传帮带”。在湘东区志愿者协会“青年突击队”微信群里,不时有大学生志愿者询问彭启萍:“会长阿姨,什么时候去巡河?”“什么时候去看望孤寡老人?”得到回复后,几十名大学生迅速跟帖报名参加。

  九江学院大四学生易雪珂便是其中之一。2021年高考结束后,她与朋友一同加入协会,三年来,每逢假期她都跟随彭启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会长阿姨总是教导我们要充满正能量,尽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易雪珂眼里,彭启萍就像妈妈一样教导她人生道理,指引她前行。受其影响,易雪珂在校期间也经常参与公益活动。

  湘东区志愿者协会目前有1011名志愿者,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在校大学生。如何带好这批“幼苗”,是彭启萍始终在思考的事情。近年来,她积极利用湘东区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常态化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河小青”巡河护河、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等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利用假期服务家乡,不断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及荣誉感。

  “做志愿服务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身边的群众多做一些好事、多做一些实事,我义不容辞。”彭启萍话语铿锵。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启红 陈记昌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专题】“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时代华...
  • - 【专题】红旗漫卷广昌路 花开盛世满...
  • - 【专题】“感恩奋进七十载 同心筑梦...
  •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