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对江西发展提出了“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目标要求,为江西现代化建设全局指路领航、擘画蓝图,赋予江西发展新定位、新使命,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大动力。目标引领方向,使命催人奋进。如何更好地把总书记为江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本期新论版推出一组专家研究文章,请读者留意。
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坚定信心谋发展 稳中求进提质效
吴志军 郭永芳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考察时,要求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坚决贯彻“三新一高”战略导向,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回升、稳步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江西是革命老区,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内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省上下要凝共识、聚合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项目落实,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今年以来,江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百千万”工程,扩投资促消费,“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供给侧看,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产业政策扎实推进。今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态势良好,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序推进。1-8月,全省制造业增长8.8%,服务保障切实强化,企业效益持续改善,《2024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4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要点》出台,企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点6.5%,企业营利能力和经营信心均在改善。从需求侧看,内部需求持续释放,设备投资逐步增长。基础消费平稳扩大,绿色智能消费较快增长,今年1-8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99.7亿元,同比增长4.9%。1-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带来强大动力,一揽子促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积极向好的因素正在集聚增多,我们更要抓住关键要害,明确目标方向,进一步放大优势、深挖潜力,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握重大项目“压舱石”。重大项目建设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强劲抓手。应发挥江西优势,结合“1269”行动计划,促进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深入发展,精准招商引资。对于新引进的投资项目,根据产业发展特点规划产业园区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在产业园区内建设研发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提高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从生产效率、绿色发展、创新技术、管理水平四方面设定项目评分标准,增设一定的项目进入门槛;对于已落地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建立项目审批、建设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制度。定期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评估,动态调整项目规划,及时淘汰一批落后项目,补充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推动民营经济“强引擎”。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条款,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同时,维护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有效实施,切实做到在法律、行业准入、金融投资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完善赣服通“一网通办”平台功能,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适当放宽供应链金融(SCF)政策,深化地方平台与银行机构在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接受专利权、商标权、股权等作为抵质押物,提高民营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并创新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产品和服务,鼓励保险资金投入省市,缓解民营企业的还款压力。
激活国内消费“动力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结合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应加快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现邮政快递网点城市社区、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加大家用设备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对中国能效标识为一级、二级绿色节能家电予以补贴。开展文旅促消费惠民活动,定期发放消费补贴,对消费额阶梯式减免。做精“旅游+”“+旅游”文旅融合新业态,创建城市品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以重大活动话题流量和城市品牌声誉双重加码,推动各地人气、消费、经济良性循环,同时,加强与企业联合补贴,刺激夜经济发展。
把握容错纠错“稳定器”。合理的防错容错纠错免责机制是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保障。要明确适用范围和标准,区分容错与问责情形。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和先试先行方面,从主观动机、客观行为、程序方法、问题性质、后果影响五方面合理评估免责和容错标准。成立临时专项调查小组,严格区分“利己与利他”“失误与失职”“随意试错和敢闯敢为”等干部行为,对经认定合章合规符合容错条件的干部给予保护和支持。设立基金投资亏损率(即容忍度),对天使引导基金和其他私募基金设置不同容忍度。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用制度为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创新者撑腰鼓劲。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强省建设
张良成
江西要强起来,工业必须强起来。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寄望江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强调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这些重要论述,着眼全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紧贴江西省情实际,既指方向,又教方法,为江西产业发展提供量身定制的战略指引。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主动作为,发扬优势、创出特色,让工业这个“脊梁”挺起来、硬起来,努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新时代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接续努力,江西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正处在加快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高加工度工业升级转变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强省建设,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强省重器”,要把握江西工业发展阶段新情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提升江西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加快构建具有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做强江西工业底盘能级。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制度约束和标准引领,加快先进标准供给,促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二是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充分发挥江西区位比较优势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叠加等优势,积极争取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提升赣州、吉安、上饶等重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三是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发挥重点行业、重点市县带动作用,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投产见效,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打好政策“组合拳”,巩固今年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强化优质企业群体培育发展,完善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加强经济宣传、政策解读、舆论引导,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坚持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加快构建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和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一链一策、一群一策,立起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加强项目谋划、龙头引育、产业协同、扬长补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整体能级提升,聚焦重点领域实施攻坚,积极推动一批优势细分产业链实现突破。实施链式集群提升行动,着力推进产业链横向集聚和垂直整合,通过链式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每条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响江西制造品牌。积极举办产融、产销、技术、人才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群深度融合。二是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从江西工业实际出发,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核技术应用、新型储能、功能食品、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努力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三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顺应产业融合化趋势,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服务型制造提升行动。创新推进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四是加快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建立产业链预警机制,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构建风险检测模型,强化监测力度,保证产业体系安全可靠。严格监管科技安全、投资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以及工业企业生产安全,增强产业链安全保障力度,杜绝安全隐患。
聚焦“点、线、面”综合发力,全面提升江西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一是“一链一场景”,分类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数智化改造。针对我省制造业行业门类多、企业数转基础与需求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离散型、流程型等科学分类,给出行业数转“共性方案”和“个性方案”,精准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用好我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南,结合实际加快分行业打造一批典型场景,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协同数转改造。二是以龙头骨干企业数智化改造为示范引领,围绕企业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化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通过“赛马”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数字领航”“小灯塔”“数智工厂”等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三是营造数字化转型良好环境。抢抓国家重大政策红利,将企业数转产线自动化改造与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积极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获取再贷款政策支持。推动省内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开发更多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贷款业务。支持加快建设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创新体验中心,积极沉淀行业场景、解决方案、专业化服务等公共服务信息,更好服务我省企业。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
多措并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陈运平 邱信丰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江西提出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的殷切期望。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蕴和深刻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江西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安全发展上善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来,江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长江干流江西段连续6年、赣江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江豚数量增至492头,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多达60万至80万只。二是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贯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全过程,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大力推进沿江产业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6.9%和39.5%,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三是区域协同联动加速。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湖北、湖南签订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共治、基础设施共建、投资贸易共融、公共服务共享。未来,我省要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共抓生态环境大保护,探索“两山”转化新通道。一是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长江干流岸线(江西段)、鄱阳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核心区为重点,实施鄱阳湖生态湿地恢复工程,加强河流湿地修复整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十年禁渔”行动成果。加快沿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持续打造最美长江岸线。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减少农业农村污染物排放,加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确权登记、核算评估、经营开发、市场交易等政策体系,加快探索“两山”转化新通道,切实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构建联动发展新格局。一是在产业协同发展上,加快我省“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与沿江各省市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积极承接沿江产业布局和创新要素转移,推动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等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大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江西。二是在交通互联互通上,加强与沿江省市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公水铁”相互衔接,加快完善沿江高铁网络,推进九江港与上海港设立“组合港”,支持九江港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三是在统一市场建设上,促进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加强流通领域标准衔接,推动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建立区域公平竞争联合审查机制。
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安全发展新屏障。一是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良机良法推广使用等支撑性工程,千方百计守住管好“赣鄱粮仓”。二是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推动江西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加快江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九江-南昌-吉安-赣州”为轴线积极谋划氢能产业发展。三是提升产业安全水平,加快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江西航空、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备份基地,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长江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协同推进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推动长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健全流域突发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展现长江发展新面貌。一是全力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加大长江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挖掘九江诗词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价值和内涵。二是推动赣文化与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协同保护与传承,推动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建设,促进长江沿线省市博物馆、纪念馆协同联动,合力打造长江文化保护和弘扬平台。三是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昌景黄高铁、沪昆高铁为依托,携手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协同推进江西与长江中游、长三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区建设,加快开发体现长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让长江文化可见、可感、可亲。
(作者分别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二级教授,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