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昌江河畔热闹非凡。10月22日,为期5天的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在景德镇落下帷幕。
今年是瓷博会创办21周年。21年弹指一挥间,瓷博会越办越好,企业信心越来越足。5天来,1100余家参展企业在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精彩亮相,意向成交金额累计达65亿元。市场更大、朋友更多、文化更热的瓷博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行业的重大盛会、全球陶瓷文化交流和商贸洽谈的重要平台。
收获满满 市场更大
“我每年都会来逛逛瓷博会,今年比往年开设的场馆更多,展出的产品也更丰富。”“在这里看到来自家乡唐山的瓷器,我倍感亲切。”……在5天时间里,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游客络绎不绝。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陶瓷,令游客流连忘返。
本届瓷博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及嘉宾参会。参展的陶瓷企业纷纷拿出自家的拳头产品,迎接新的商机。
“市场比预想的还要大,我们刚与来自巴基斯坦的采购商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元的采购合同。”在2024景德镇陶瓷跨国采购对接会上,景德镇鸣海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冬鹏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的瓷博会,以经贸交流为核心,探索贸易、招商、推介并重的新模式,通过举办新品发布会、企业论坛、订货会等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对接资源,让“带货”魅力尽显。
在2024景德镇陶瓷跨国采购对接会上,200余家国际陶瓷行业采购商与150余家景德镇陶瓷企业进行一对一采购洽谈,现场陶瓷商品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金额2.3亿元。
金风送爽、硕果飘香,本届瓷博会是一届收获满满的盛会。据统计,观展客流量达43万人次,零售成交额约2.55亿元,成交订单约22.5亿元。
互鉴融合 朋友更多
手捧浮梁红茶制成的“浮云幽兰”奶茶,逛着各国艺术家的摊位,不远处还有身披查尔瓦的扎诺乐团,将彝族悠扬的古韵娓娓唱响……穿行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不同地域文化元素交融的场景随处可见。
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举办的春秋大集·秋集,是瓷博会期间最热闹、最盛大的艺术聚会。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国际艺术工作者、800余名国内手艺人,在这里尽情展示艺术的魅力。艺术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让各国人民的心在这里紧密相连。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景德镇,感受非常深刻,不仅见识到了很多精美的陶瓷产品,更对景德镇陶瓷背后的传统文化及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出席2024景德镇论坛时说。
本届瓷博会是一届思想交融、激情碰撞的盛会。在2024景德镇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亚太遗产中心专家和顾问卡洛琳娜·卡斯特利亚诺斯,日本濑户市市长川本雅之,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吕舟等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共同为景德镇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届瓷博会期间,还举办了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论坛、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大会、“瓷上中国美润天青”2024年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丝路瓷缘——景德镇陶瓷文化展、景德镇窑青白瓷传承与创新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在多维度呈现陶瓷艺术璀璨风采的同时,让瓷博会真正成为一场以“瓷”会友、以“博”相融的盛会。
新潮精彩 文化更热
“啪,啪……”10月18日,瓷器破碎声不断从景德镇陶博城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的昌南瓷展位传出。景德镇市昌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胡蓉介绍,该公司推出“找茬——体验昌南‘质检’”活动,邀请观展的朋友们当一回“质检员”,感受“昌南”品牌对陶瓷质量的严格把控,同时教大家如何识别瓷器上的瑕疵,帮助消费者提升鉴别力。
本届瓷博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共设立八大展区,会展中心展览面积近4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达1100个。展会上,传统与新潮融合碰撞,传统陶瓷品牌尽显传承创新活力。老字号钟家窑,将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题材融入陶瓷产品设计;陶瓷品牌元奇,改良柴烧工艺的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色泽金黄的陶瓷杯。
不少传统陶瓷企业突破常规,勇于尝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表现形式,让观展游客惊喜连连,传统陶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景德镇的活力让我印象深刻,我看到了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创业,展现出富有创意的设计。”瓷博会期间,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携东方甄选直播团队,通过边走边看的直播方式,带领线上网友共同领略景德镇的历史与文化。俞敏洪表示,未来将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加大对景德镇人文地理、陶瓷产品、非遗传承等的传播推广,让更多人感受景德镇的城市底蕴。
这是一场充满创新创意的精彩文化盛会。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吸引无数游客拾柴添薪;在陶溪川大剧院,舞剧《唯我青白》生动展现了景德镇瓷器的独特魅力与悠久历史……瓷博会期间,分布在全市10余个分会场的系列活动涵盖了文化市集、剧场演出等活动,将陶瓷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让游客充分感受陶瓷文化的无限魅力。
透过瓷博会这扇窗,“千年瓷都”景德镇,正用心用情用力将中国陶瓷故事越讲越精彩、越讲越新潮。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