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文学吗?当然。文学正越来越紧密地参与进现代生活。
南昌满城的栾树先后挂起了彩色的“小灯笼”。在青云谱南路、抚河公园、永富路……绿的叶,黄的花,红的果,其间几簇褐红的芯子。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着这份独属于栾树的秋色时,总不约而同加上一句:“原来这就是史铁生笔下的栾树。”这是我们生活场景里的文学。史铁生和栾树,鲁迅和枣树,荇菜和《关雎》……不那么亲近文学的人,也免不了与它在日常里打几个照面。
文学真的无用吗?
不,文学是现代生活的一处宁静去处。它是水杯上的一句注解,手机屏保或桌面日历上的一句slogan(口号);它出现在奶茶店、书店和咖啡馆……与它相逢,让我们在忙碌的间隙获得片刻思想的休憩。
文学的面貌洁净,亲近文学让我们直面内心的真实,激发个体生命的无垠创造力。这创造可以大,大到被延展了思维边界,腾飞着艺术想象力创造作品;也可以小,小到未必创造任何价值,但哪怕是一句朋友圈的由衷感叹,也是多了一个涤荡思想和拥抱自我的时刻。
文学让我们与深厚的精神对视,认识世界的更广袤幽深处。余华和莫言可能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受网友喜欢的段子手作家,他们在访谈里举重若轻的幽默,随性发挥抖一抖的包袱,从视频到截图被当代年轻人疯传。不读余华的人,也多少听过他抬着史铁生踢足球当守门员的段子,也很难不喜欢上这样有趣又豁达的灵魂。从访谈到作品,他们对苦难的直视,对世事的洞察或暗讽,对生死的刻画,让读者阅读生命的忧乐悲欢,洞见人性与世界的幽微。
文学正在变得日趋小众吗?
不,文化空间是现代城市生活里受人们青睐的去处之一。走进南昌市省府大院文创区一家念青书店,一张印着阿赫玛托娃诗句的海报悬挂在半空:“你我都喜欢高山。”走进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一根树枝的透明亚克力牌子上挂着一行辛波斯卡的诗:“我偏爱无花的叶,胜于无叶的花。”文化空间里的文学,承载着浩瀚的文化记忆,跨越山海探讨融入现代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当它自然地参与进我们平凡的人生,成为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它能凿出光。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这样写栾树:“小灯笼先是绿色,继而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读过他的当代都市人,自觉接过了审美的接力棒,传递着对栾树的审美感受,分享给生活里或网络中下一个遇到的人。
其实,在现代社会,文学非但不小众,还能为我们提供巨大的精神和情感价值!文学在现代生活里撒下一颗种子,你无法估量它果实的重量。在物质生活富足的现代生活,我们更需要文学的滋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追求精神富足的底气。
□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