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九江市柴桑区岷山乡金盘村迎来了众多来过重阳节的老年游客。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金盘村党支部书记陈鸿心生感慨,曾经落后偏远的村庄,如今旧貌换新颜,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近年来,柴桑区接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三年提升、三年倍增”行动,强化机制、组织、政策三方面保障。合资成立多家“强村公司”,引领发展种养、深加工、旅游观光等“三产融合”集体经济,构建“特色品牌链”,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金盘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正是这一转变的生动写照。
“自2022年发展旅游产业以来,我们村的集体收入从15万元变成了100万元。”陈鸿告诉记者,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离不开专业队伍的支持,村集体成立的江西赣北旅游有限公司,是金盘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我们建立‘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确保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陈鸿介绍,在这一模式下,村两委负责集体决策,把握发展方向;旅游有限公司承担运营任务;农户则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不仅可以直接分享旅游产业的红利,还能在公司提供的就业岗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一面是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面是民生保障工程稳步推进。在岷山乡鸿峰村,“一老一小”幸福食堂正在有序建设中。鸿峰村党支部书记李升明告诉记者,食堂将在11月正式运营,有望解决村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的用餐问题。
“区里大力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的五级乡村治理体系,我们村积极响应,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组’。”李升明说,幸福食堂就是村党支部积极响应村民需求,联合乡贤力量共同打造的民心工程。
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陈鸿和李升明都是青年返乡建设家乡的代表。在柴桑区,像这样心怀家乡、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柴桑区坚持人才选拔的高标准,将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充实到乡村治理一线,每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2至3名有志于从事农村工作的乡土人才,安排他们到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线锤炼。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原则,对190余名新任村干部、后备干部采取“老带新”“强带弱”培养模式。此外,还安排了35名优秀后备干部到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集体经济“百万村”开展跟班学习,并建立“日常跟踪—定期报告—期满考核”机制,由村党组织出具培养鉴定意见,区委组织部统一组织毕业考试,其中30名合格人员被列为书记后备人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