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立的是崇真向善之德;育人,育的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完成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新时代立德树人根基,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筑牢思想之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思政育人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有着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才能形成为大家所认知、所认同、所拥护的理论,从而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理论基础。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价值之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勤学、修身、明辨、笃实,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知识学习、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使命担当等方面教育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修身、齐家、治国”三个维度形成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宝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价值诉求构成了有效契合,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源泉。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从而使高校立德树人失去内在的思想根基。
积极建构立体化思政“大课堂”筑牢行动之基。高校要充分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传下去”,将文化育人固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教学育人实践中去,打造“金课”、锻造“金师”,讲深、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传导好中国智慧;要打造文化育人“精品”、培育育人特色和亮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扎得更实、更深,从而使大学生更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立德树人离不开以文化人、以文塑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要积极建构立体化思政“大课堂”,拓展新路径。育人主体要多元化,要实现思政课教师加专业课教师、校内教师加校外专业人员,构建起全员育人新格局;育人场域要立体化,要实现思政课主课堂加第二课堂、校园课堂加校外基地,实现校园、社会和基地的同频共振,构建起立体化、全覆盖、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育人形式要多样化,要实现线下主体教学加线上辅助教学、教师主讲加师生同堂、理论灌输加沉浸式现场体验教学等,构建起新时代文化育人新路径;育人内容要树立问题意识,多采用问题式专题化教学,即传授的知识要源于学生、贴近生活,真正起到育人解惑之效,同时做到专题化安排,即教师传授的内容要跳出教材、跳出书本,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形成一备课一专题,构建起新时代文化育人新模式。
(作者系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副教授 方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