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影视作品因其“世界共通语言”的特性,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文明景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优秀的红色影视频频“出圈”、爆红网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这些作品不断探索历史红色文化魂脉和现代大众审美需求的契合点,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觉地与百余年党史形成精神共鸣,不仅有助于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感,更有利于实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力量,能够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形象、赓续红色血脉、传递红色薪火。
传承红色基因,以初心赋能红色影视创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纵观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红色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始终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要使命。通过几代电影创作者的努力,红色影片话语体系逐渐走向完善。广大电影工作者以光影艺术的形式描绘红色精神图景,从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为代表的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影片,到《高山下的花环》《共和国之旗》等红色文艺创作精品,再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红色革命艺术史诗,红色影视作品对党和人民精神风貌的展现,由对人物外在环境及表现的摹写,不断转向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发掘,红色影视作品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不断完善,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形象、展现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重要支撑。无论电影形式如何变化,只要红色影视作品艺术创作的初心不改,自觉融入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历史潮流,红色基因就能够以电影的艺术形式实现有效传承。新时代,国产革命电影要继续肩负历史使命,将红色基因创造性地融入影像视听艺术领域,积极响应党关于文艺创作方向的指引和人民需求的召唤,探索红色影视作品创作的新范式,推动红色基因跨越时空的阻隔得以更好传承,以历史红色图景续写现代宏伟新篇。
坚定文化自信,以信心赋能红色影视创作。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石。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红色文化就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强力“抗体”。文艺创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使其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红色影视作品通过深入挖掘中国红色文化土壤,找准红色文化与电影艺术形式的契合点,以多元化题材、精品化制作、深刻化内涵,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图景,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红色影视作品致力于通过展现时代浪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人民的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有效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例如,以《古田军号》为代表的国产红色影视作品,重现了党在建党百余年历程中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深沉的爱国之情,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坚定决心。又如,以《狙击手》为代表的国产红色影视作品,将镜头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弘扬了人民子弟兵自强不屈、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无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微观叙事,红色影视作品都通过展现党的辉煌历史图景,夯实了文化自信之基,提振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激励人民以拼搏奋进的姿态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立足红色文化土壤,我们要以光影艺术的形式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深沉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创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作品,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
深耕红色文化,以匠心赋能红色影视创作。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着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大力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实践中,我们要深耕红色文化,以匠心打造红色文化,充分展现红色文化蕴含的理念和精神,使其立体化、深层次、宽领域地呈现给观众。比如,以《志愿军:存亡之战》《长津湖》《金刚川》等为代表的红色影片作品,不仅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还通过对志愿军家国情怀的刻画,将保家卫国、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呈现于观众眼前。让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影视化的方式重现,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障碍。进入新时代,电影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文化业态之一,担负着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红色影视的创作既要“向下深耕”,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以光影艺术的形式再现,又要“向上创新”,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期待,引导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价值共振。
(作者单位系河北传媒学院 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