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1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制度和治理实践的启示
www.jxnews.com.cn    2024-12-30 00:33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制度和治理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时期治国理政的预演,在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探索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在革命战争的特殊环境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苏联经验,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将长远的制度建设与解决特殊执政环境下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在国家治理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推动了政治进步、民生改善、文化发展,为中国国家建设找到了社会主义方向。当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总结研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家制度的建设探索

  从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了全方位探索,取得重要成就,彻底改变了旧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关系与结构,塑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理制度的雏形。

  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政党中心”的制度模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设了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为根本大法,包括选举、司法、监督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体系;确立了人民民主的新型国体,体现了“政权真正属于人民”的思想。通过广泛的人民参与选举,确保了政权的合法性,也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注重廉政建设,通过构建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传播清正为民的廉洁文化等措施,为政治清明奠定根基,也为后来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经济制度方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土地制度、公营经济制度、对外贸易制度和财政金融制度。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进行土地革命,通过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发展公营经济、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提倡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统一财政金融等六项经济措施,构建了完备的经济运行机制。

  文化制度方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初步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制度,形成马列主义学习、研究和传播制度,以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以宣传革命为核心,党政军群协作的新闻出版制度;推行以文化启蒙为目标的教育制度;创立了以图书馆制度、俱乐部制度、体育制度和节日庆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

  社会制度方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服务于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的社会事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为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调整分配政策,实行托底工农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苏维埃政府致力于建设革新封建恶习陋俗的社会改造制度,创造了崭新的社会风尚;通过赤色戒严、社会动员、司法审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营造了相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军事制度方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以党对军队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工作制度,在红军中建立健全总政治部和各级政治机关,为党对军队的领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了以作战领导制度、军事编制和兵员补充制度为主的军事工作制度,形成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赤卫队和少先队“三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创设采购供应、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三位一体的后勤保障制度;建立以群众政治动员和群众武装建设、拥军优属制度为核心的群众工作制度。

  ▌对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

  在国家治理实践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党组织为核心,依靠党、军、政、群立体化交叉组织网络进行社会治理,建立了强大的社会动员网络,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国家治理机制。

  政治治理上,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了以议行合一为组织原则、以群众路线与战时政治动员为主要方式、以广泛参与和协商合作为内核的治理机制。党的领导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优势。党在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中建立党团组织,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苏维埃政权建设中,通过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让工农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共同参与国家治理。

  在经济治理上,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构建了党政军群协同治理、群众积极参与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土地革命为中心推动经济治理,既保障了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又为土地革命战争提供了物资支持。

  在文化治理上,党组织在苏区开展经常性、系统性的文化宣传,军队将党的政策带到新开辟的苏区。遍布苏区的教育委员会组织以及俱乐部、列宁室与工会、农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形成了交叉立体的组织网络,形成了文化建设的协同运行机制。

  在社会治理上,采用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模式。苏维埃时期的社会治理,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政党意志、国家权力深入乡村基层的同时,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建立群众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苏维埃社会治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为原则,依托党政军群组织网络,形成了军队的运行机制。通过组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红军依托党政军群组织网络,进行政治动员和宣传,做好扩红、拥军优属、后勤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壮大红色政权武装力量。红军依托党政军群组织网络,形成了对后勤保障的有效支撑。

  ▌取得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坚持人民立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国家与人民的密切关系,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政权所不曾有的。新征程上,国家治理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以党组织为主导的党政军群协同治理模式,对于今天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要启示。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党团这一形式实现对苏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工作的全面领导。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创集中力量服务于核心任务的多领域协同治理,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具有重要启示。在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围剿”的威胁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采取了围绕核心任务进行多领域、多组织协同的治理模式。新征程上,我们应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郭杰忠、刘琳单位为江西财经大学、任云仙为南昌航空大学)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感恩奋进这一年
  • - 【专题】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 【专题】龙舟韵·端午情
  • - 【专题】中国梦·劳动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