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C1版
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www.jxnews.com.cn    2025-01-06 04:4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詹明 薄萍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其中,明确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改革与法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释放制度效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推进改革是运用历史经验、回应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法治保障就跟到哪里,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现代化同步推进,形成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是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系统的思维、更加务实的态度推进高水平法治建设。尤其要注意处理好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在保障法律权威的同时,为改革创新留有适当空间。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法治化进程稳步前进,为抓好改革落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以法治推进改革进程不仅是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客观需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法治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着眼我国当前的时代主题和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水平法治的引领与保障。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可以减轻改革的阵痛。同时,法治建设将为改革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增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信心。法治进程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伦理、气候变化等,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通过法治的力量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当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不断加强,推进高水平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提高依法治国水平,不仅是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是人类共同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

  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法治不仅是改革的保障,更是改革的指引和约束。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为改革措施提供合法性基础,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同时,法治有利于规范改革的程序与方式,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公权力滥用、私权利被侵犯等情况;有利于及时将改革成果固化为制度性安排,使之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改革的信心和参与度;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为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确保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只有坚持二者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实现高水平法治建设与改革目标的紧密结合、共同推进

  制定法治化标准规范。要提前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为改革提供法律框架。通过立法程序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或制定,为改革提供明确的制度规则,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改革措施与现行法律相冲突,还能为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增强改革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立法先行还有助于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凝聚社会共识,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此外,在改革过程中,还应当建立健全法治评估机制,定期对改革措施的法治化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革始终在高水平法治轨道上运行。

  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至关重要。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更是推动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这一方针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改革措施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统筹运用立改废释纂等多种立法方式,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需要健全司法体系,完善法律援助机制,确保公民在改革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此外,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有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在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争议时,应当充分发挥法律的调解作用,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解决问题,避免采取激进或非法的方式。只有将改革纳入法治轨道,才能确保改革的正当性和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震荡,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强化法律实施,提高执法的公正性、透明度,让经营主体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保障。要注重优化政府服务,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需要注意的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持续优化和改进制度设计,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只有坚持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推进改革,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环境,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用法治手段约束监督公权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约束和监督公权力是高水平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职能边界清晰、权力配置合理是行使公权力的基本要求。公权力作为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基础,其运行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范,不得逾越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在立法过程中,要精准界定公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方式,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明确规定公民私权利保护机制。在执法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提升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与执法效果,实现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公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最终构建一个法制健全、权责明确、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感恩奋进这一年
  • - 【专题】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 【专题】龙舟韵·端午情
  • - 【专题】中国梦·劳动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