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6版
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
广信区涵养家风民风树新风
www.jxnews.com.cn    2025-01-09 04:36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本报上饶讯 (全媒体记者涂汉林) 开展高价彩礼整治,组织拍摄《爱情向前陋习靠边》移风易俗微电影,常态化举行好人宣讲活动……近年来,上饶市广信区全面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打造示范点等措施,出实招、用实策,让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得到持续涵养。

  细化村规民约,注重关键引领。推动婚丧嫁娶风俗转变、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是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广信区积极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和“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在全区成立234个红白理事会,鼓励各村(居)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红白喜事举办流程和标准,与红黑榜、好人好事好风尚积分等绑定,让村民们既充实“面子”,又不失“底子”。另一方面,出台《关于广信区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由各乡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引领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高价彩礼,营造健康文明的婚嫁新风尚。

  开展宣传活动,加强群众引导。“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家庭都应当做到敬老孝老,尊重长辈。”日前,在广信区四十八镇高门村,一场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正在举行。宣讲代表用一个个生动事例介绍应当如何协调家庭关系、弘扬家风家训,获得与会群众的一致好评。去年以来,广信区以全区3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鼓励人们崇尚文明、摒弃陋习,培育优良家风环境。截至目前,该区已组织开展“培育优良家风倡导文明新风”等主题宣讲活动200余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8万余份。同时,积极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移风易俗宣传体系,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发挥乡村大喇叭、户外宣传画、LED显示屏等阵地作用,不断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创新工作方式,助力成风化俗。2024年5月18日,广信区田墩镇黄石村举办了一场移风易俗集体婚礼,16对新人身穿红色婚服,在亲人及观礼嘉宾的祝福声中缓缓步入华堂,行结发礼、三拜礼。整场集体婚礼流程简单,却充满了仪式感。为了让移风易俗工作更接地气,广信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去年先后举办了“书向鸿笺广信之约”移风易俗集体婚礼、“春风有约缘来是你”和“热辣青春团缘上饶”青年联谊会等活动;组织创排小品《说媒》、快板《移风易俗谱新篇》、上饶道情《婆媳间》《节约新风》等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并在各村镇巡演,用通俗易懂的文艺表演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树立新时代爱情观、婚姻观。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感恩奋进这一年
  • - 【专题】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 【专题】龙舟韵·端午情
  • - 【专题】中国梦·劳动美
  • - 【专题】戈尔巴乔夫去世
  • - 【专题】2020美国总统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