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
一年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这一个个“最”,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高效”二字。
一年来,南昌市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各区(县)各单位强化协同配合,狠抓工作落实,逐步构建起体系化、常态化的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推进机制。
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高效是对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服务的不懈追求,也是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综观一年来南昌市的探索实践可以发现,与以往优化政务服务对比,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对企业和群众需求满足的关注。服务单位以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从用户视角出发,对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体验等进行优化改进,从细节上作出部署安排,以期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让企业群众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政务服务的高效运行,制约了权力寻租腐败的滋生。高效与廉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实践中,简化行政流程、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同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时效,廉洁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干预,降低腐败的风险,从而保障服务的高效和透明。
追求高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勇于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要速度要效率。我们看到,由于政务数据的质量水平、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成效相对不足,数据赋能政务服务的价值尚未充分释放。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服务模式路径创新的作用,按照成熟稳定、适度超前的原则,将新技术应用在政务服务全流程场景中,尤其鼓励探索自然语言大模型等技术在识别用户需求、精准回答和智能导办等方面的作用,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年来,南昌市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昌通码”升级为“政务服务码平台”,并作为江西公共服务数字化领域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借鉴。南昌市以政务服务码为载体,推出“码上预约、码上教育、码上消费”等特色服务,并持续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不见面、不求人”3.0版集成改革……这些大胆尝试,对于下一步充分应用新信息技术,加速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