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德初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在德兴市李宅乡,有一位老人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将自己的房屋拆掉,无偿让地给村里修建文化广场,建了新房后,又将新房无偿提供给村里办养老驿站。这位名叫叶荣金的老人是浙江省新安江的移民,今年73岁,家住李宅乡舒家村汪村。
1966年,叶荣金随父母移民到汪村后,在沿公路旁建了一栋房子,还在屋后开垦了菜地。斗转星移,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汪村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计划建一个集村民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文化广场,但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汪村村民小组理事会经过讨论后认为叶荣金家的位置比较适合。
2016年,当村委会干部和村民小组理事会成员把想法告诉叶荣金时,叶荣金心里或多或少有点想法,毕竟他在这房子里生活了50年,但想到建文化广场是为了全体村民,他明确表态不要补偿,拆房让地。
之后,叶荣金在原房子后面的菜地上,花了10多万元建了一栋新房,他将原老房宅基地加上剩余的菜地,全部无偿让给村里用来建文化广场,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
2020年,村里想办个养老驿站,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难住了村“两委”。考虑到叶荣金的房子就在文化广场旁,平常就是一个人住,村委会想租用叶荣金的房子作为养老驿站。得知村里的想法后,叶荣金二话不说,很乐意地将自家房子无偿提供给村里的老人。如今他的房子不仅是自己的家,更是村里的养老驿站,每天有20多位老人在他家中用餐。
自己的家成了养老驿站,叶荣金也没闲着,他每天帮忙洗碗、打扫卫生,成为养老驿站的义务管理员。对身体不方便到驿站用餐的老人,叶荣金坚持一日两餐送餐到老人家中。今年78岁的朱国英前年生病后行走不便,叶荣金每天送饭送菜送到她手上。
汪村文化广场种了一些绿植。叶荣金自掏腰包买扫帚和修剪工具,不仅义务打扫卫生,还不定期对绿植进行修剪。
舒家村党支部书记董光荣介绍,叶荣金踏实肯干,热心公益活动,村里环境卫生整治、防溺水巡逻、森林防火巡逻等,他都积极主动参加。7年前,村民一致投票选他当村民小组组长,他因此成为舒家村委会年龄最大的村民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