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5版
点“豆”成金 致富一方
——记九江流芳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东
www.jxnews.com.cn    2025-01-14 04:52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陈晓东到流芳豆文化产业园大豆酒企业调研。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旻摄

  豆皮、豆参、大豆酒、绿豆糕、红豆蛋黄酥……走进湖口县流芳豆文化产业园展厅,琳琅满目的豆制品让人目不暇接,“一粒豆”衍生的企业在产业园内蓬勃发展。

  这个产业园的“操盘手”,是共青团湖口县委兼职副书记、九江流芳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东。他豪迈地说:“我们团队的目标就是立足‘一粒豆子’,做好‘一个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致富一方百姓。”

  创业经验,是大学带给陈晓东的宝贵财富。

  2011年,陈晓东考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飞行学院的前身)就读市场营销专业。大学时期,他建立或参与项目团队,积累了宝贵创业经验。

  作为一名创业青年,2020年,陈晓东受邀参加湖口团县委举办的青年创新创业座谈会,了解到“流芳豆”这个项目,感受到家乡对青年人才的殷切期盼。与当地一番恳谈后,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晓东师兄组建了一支乡村振兴团队,邀请几名学弟来这边大展拳脚。”湖口县流芳豆文化产业园业务开发部部长黄添志说,“我们到乡里一看,可不像现在这般道路宽敞、生产繁忙,当时眼前是黄土一片,但我们都相信他。”

  “初期确实很辛苦。产业园的大楼建设刚启动,我把二楼先装修了,就在二楼指挥整栋大楼以及整个产业园建设,我们几个产业园的‘元老’打地铺,从夏到冬睡了整整半年。”陈晓东回忆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陈晓东邀请专家共同开展产业研究规划,带着团队一股脑扎进了“一粒豆”的产业中。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陈晓东团队以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策赋能,流芳豆文化产业园吸引了一批投资大豆产业的客商,江西芳洲公司、江西芳德公司、江西鑫农康公司等豆制品生产、加工、销售、电商、配送企业接连落户,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同时,依托园区培训学校,创建乡村振兴学院,与省农业农村厅,以及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举办各类豆制品人才培训班,为乡村振兴培养实用人才。目前,流芳豆文化产业园入驻企业20余家,一年加工大豆近200万公斤,助力3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上千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江西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展播
  • - 微光
  • - 红旗漫卷映初心
  • - 多喜乐 长安宁丨2025 新年新希望
  • - 通航!叙利亚首都机场恢复运转
  • - 韩国总统警卫处处长朴钟俊递交辞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