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0版
锚定建设制造业强省目标
抓重点攻难点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www.jxnews.com.cn    2025-03-10 05:01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叶楠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关键任务。今年1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提出,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深刻把握其时代特征与核心要义,通过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路径创新,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要抓重点、攻难点,聚焦“三维发力强根基、三化融合促转型、三路共进拓空间”,推动新型工业化在质的提升上取得新成效。

  聚焦点、线、面三维发力。“点”就是聚焦重点企业,推动好兴企赋能,提升引领带动能力。大力培育更多具有市场主导力、创新引领力、群链带动力的链主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产业链头部企业不断做强做优主业,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成长为对产业生态有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和对产业链节点有控制力的领军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先进产能、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线”就是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集群,做好强群固链,提升产业能级量级。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扎实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强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未来产业育链,持续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全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集群专业化配套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大力推进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和产业集群链式化发展,加快产业资源流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深化产业链融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面”就是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做好扩面强基,提升蓄势赋能水平。构建主导产业明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园区发展体系,建强新型工业化主阵地。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开发区承载能力,推动开发区进位赶超、能级提升。强化产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设施和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产业服务支撑平台,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把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作为构建高能级产业链集群的关键抓手,抓住国家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大机遇,引领、撬动、赋能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加快建设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夯实新型工业化数字底座。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支持企业部署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大对5G、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对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实现生产模式创新,推动全产业链、供应链、各行业贯通发展。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大力建设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

  坚持多链融合、基础再造、内外循环三路共进。一是多链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高度集聚和融通共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有组织的关键技术攻关新模式,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依托“三链”平台大力聚集人才,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人才链,营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是基础再造。把工业“五基”(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产业断点堵点卡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基础产品、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制约环节,着力构建“一条龙”应用推广体系,建设链条稳固、上下游配套、创新活跃的产业基础生态。大力推广“三首产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为自主创新产品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强化质量标准品牌建设,加强质量标准、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内外循环。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各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合作网络,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承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资源和先进产业外溢,推动思维理念、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接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市场,优化口岸平台功能,进一步提升内陆地区通关便利化水平,构建完善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与服务链,助力优质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作者系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江西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展播
  • - 微光
  • - 大江网新春特别策划|我们的信心
  • - 【AI视频专栏】学而时习之
  • - 通航!叙利亚首都机场恢复运转
  • - 韩国总统警卫处处长朴钟俊递交辞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