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4版
“课堂”搬进大自然
www.jxnews.com.cn    2025-06-01 06:57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网兜轻轻掠过水面,光唇鱼银鳞闪烁,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枯叶堆里,姬蛙突然窜出,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今年35岁的自然教育师刘芝龙博士蹲在布满苔藓的岩石旁,认真地向孩子们讲解:“这里是姬蛙的栖息地,它们的鸣声频率比普通蛙类高出3倍呢!”

刘芝龙(右一)和孩子们来到婺源县清华镇天井源村,开展自然博物观察活动。

在婺源县紫阳镇戴家村,刘芝龙和参加户外课程的孩子们在紫云英花海里尽情奔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孩子们进行鸟类人工巢箱的制作。

孩子们在林奈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湖泊底栖生物。

  在婺源的青山绿水间,有这样一群扎根乡村的自然教育师,他们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带领孩子们通过沉浸式观察,学习自然知识。2018年,刘芝龙创办林奈实验室,名字源自瑞典著名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从那时起,他和妻子王煊妮、校友郭维投身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开启了自然教育的新旅程。

  在刘芝龙、郭维等自然教育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人工巢箱;与蛇类“亲密”接触,了解这些神秘生物的习性;仔细观察各种生物标本,探索生命的奥秘……实验室里,琳琅满目的昆虫、蛇类、鸟类、鱼类活体或标本,上百种水生生物,1个森林报告厅、3个自然教室、3个自然科学实验室、1个标本室以及户外花园,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自然学习空间。

  “实验室年均开展120余场公益活动,活动覆盖婺源27所乡村小学。周末的公益科普课程更是场场爆满,目前已有万余名小朋友和家长前来上课。”刘芝龙说,“自然教育的魅力,就是在一次次的互动与学习中,深入人心的。”凭借出色的成绩与做出的贡献,实验室先后获得“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学校”“江西林业科普奖”等荣誉。

  如今,在最美乡村的晨光中,刘芝龙和他的团队依然坚守在自然教育的一线,用热爱与专业,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绿色篇章,让自然课堂的魔力,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光彩。“自然教育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刘芝龙对此满怀期待。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劼摄影报道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大江网新春特别策划|我们的信心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