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4版
加强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
www.jxnews.com.cn    2025-06-02 22:37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留存数量众多的陶瓷文物和遗址,展示了传承有序的瓷业发展历程,生动呈现出规模最庞大、复杂而精细的手工业体系,传递着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浸润人心的文化魅力,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和融合性,折射出中华民族在中外文化交流和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堪称“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强陶瓷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

  传承创新,推动陶瓷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陶瓷是中国最具标识意义的文化符号,也是景德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脉。要深入挖掘千年陶瓷文化遗产的价值,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化陶瓷历史文化资源,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探索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相结合的模式,推动陶瓷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展现新魅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舞美手段,多形式传递陶瓷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受欢迎的文艺产品,推出爆款文创产品,探索“上镇赶集”等文化消费新模式,培育集产品消费、文化体验和时尚审美于一体的多元新型文化场景。通过对数量丰富的传统陶瓷器物造型、装饰和釉色等的创新制作,形成以文化创意陶瓷和艺术瓷为代表的、符合新时代多样化需求的陶瓷产品类别。实现从“陶瓷工业重镇”向“艺术创意之城”的蜕变。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陶瓷产品体系,通过引入3D打印、激光雕刻等新技术,推动陶瓷生产个性化、定制化和智慧化。以陶瓷文化遗产激活茶道、香道、花道等中华传统雅致生活方式,拓展文化消费的广度,实现陶瓷产品跨界交融。

  以“陶瓷+”文旅体系建设深度赋能文旅融合。将深厚的陶瓷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以陶瓷文化遗产为基底,打造“诗与远方”的旅游目的地,构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业态。深入挖掘手工艺术创作的人文价值,以精美的产品吸引人,以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凝聚人,拓展陶瓷旅游新业态,塑造雅致生活方式、生活创业梦想之地的城市品牌形象。重视“陶瓷+”文旅体系建设,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聚焦陶瓷历史文化游、创作体验游等建设,实现手工技艺资源、文化体验和文旅资源的有机融合,满足多层次的文旅需求,加快推进建设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拓展陶瓷文化的边界,形成可感、可玩、可体验的文旅融合新业态。依托厚重的文化资源,以感知、感悟为着力点,打造差异化联动发展的陶瓷文旅项目。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瑶里古镇风景区、高岭村等为主线,构筑出以陶瓷文化为主、自然风光为辅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塑造集陶瓷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陶瓷文化创意并存的景德镇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包括博物馆研学、陶瓷产品鉴赏研学、手工制瓷体验研学、陶瓷民俗文化研学和陶瓷艺术研学等在内的跨学科、形式多样的陶瓷文化遗产研学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遗产保护利用的有机统一。

  扩大陶瓷文化影响力,构建陶瓷人才聚集新生态。景德镇享誉中外的陶瓷品牌,精湛、完备的手工制瓷技艺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营造了人才发展的生态“软环境”,集聚了中外各类优秀人才。要充分发挥陶瓷手工技艺,以及人数众多、梯次合理的传承体系优势,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内涵,形成以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基地、非遗数字化保护相互协同的非遗保护体系。吸引更多青年从业者加入陶瓷技艺传承体系,形成活态传承的良性发展模式。依托三宝国际陶艺村、陶溪川、雕塑瓷厂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平台,打造“景漂”聚集地,助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陶瓷产品销售、陶瓷文化传播,构筑充满活力、合理完备的人才网络体系。依托陶瓷品牌优势,用好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全球陶瓷艺术高峰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集聚全球不同领域的陶瓷人才到景德镇进行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提升传统技艺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李松杰(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大江网新春特别策划|我们的信心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