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9版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演进
www.jxnews.com.cn    2025-06-09 04:55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连绵五千年未曾中断,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相遇”,绝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有深邃的历史原因,是由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决定的。马克思主义适于生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中,同中国“水土”相融,最终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体力量。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各种主义思潮竞相发声,各种救国方案相继提出,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用深刻的文化自觉唤起了亿万同胞的伟大觉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得到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当时中国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尽管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持批判态度,但从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军人物来看,他们在本质上并没有全盘否定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实则是反对传统文化的陈腐部分,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整体,更不是摒弃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后者恰恰是新文化的源泉,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的文化根基。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为指引,去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和传承。在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刚传到中国时,郭沫若曾写《马克思进文庙》一文,用浪漫主义的笔调,虚构了马克思和孔子的会面,通过他们的交流道出了两种思想根本一致的价值追求,即致力于为人民大众谋求最大的幸福、为人类社会建构最优的秩序。郭沫若认为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理想社会目标、以民为本价值观等方面内在共通,并将这种契合形容为“不谋而合”。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而这构成了两者实现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与坚实基础。

  193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38年,他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并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同志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例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就是将《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的成语“实事求是”赋予了新的意义。毛泽东同志于湖湘文化的滋养中成长,湖湘文化蕴含的经世致用理念与求真务实精神深深烙印于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深处,成为其秉持的重要品质。凭借这一特质,毛泽东同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以独特的理论自觉提出并系统阐释“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命题。1943年,共产国际宣布解散。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出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表述。邓小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倡,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是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表现。比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礼记》中的“小康”社会理想相结合,规划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德法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进入新时代,我们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在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这一重要论述中,将“历史文化传统”与“本国具体实际”并置,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入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将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等。

  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样一种立场贯穿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推进而不断拓展和深化。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贺丹君)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