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1版
好家风永不过时
www.jxnews.com.cn    2025-06-09 04:5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优良的家风犹如一条清溪,从时光深处流淌至今。它没有黄河的汹涌澎湃,却有着润物无声的持久力量;它不似大海的浩瀚无边,却具备滴水穿石的坚韧品性;它将朴素的道德准则化作日常生活的律动,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守护着我们的家庭。

  家风是中国人的德性之根,如同故宫太和殿的楠木立柱,历经岁月侵蚀仍然不蛀不腐。“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司马光不仅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谆谆教诲儿子以简朴为美德,还以身作则,屋内除四壁藏书别无他物,床上被褥破旧亦不愿更换。“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曾国藩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只有通过良好的修身和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后代,并在家书中不断告诫子女要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对中国人来说,优良的家风就像大树的根系,滋养着家庭成员的人格,这种德性的传承比金银更不易朽坏。

  家风是中国人的规矩之篱,如同西湖岸边的堤坝,久历波涛仍坚守方圆。包拯离任端州,将他人赠送的名砚抛入江中,留下“不持一砚归”的清廉故事,并于病重时立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的家训。包拯之子包绶“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逝世时随身行李除“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后日计者”;包拯之孙包永年“凡厥莅官临事,廉清不扰”,去世后“了无遗蓄”,丧葬费用还是堂弟资助的,连富裕的百姓也不如。对中国人来说,优良的家风不是束缚事业的锁链,而是行稳致远、遗泽后世的沃土和甘泉,让家庭成员在人生的风雨中始终挺直脊梁。

  时移世易,在物质丰裕的今天,很多东西都在变,但优良的家风如同心灵的指南针、人生的压舱石,其价值从未褪色。

  好家风是对抗功利主义的“精神疫苗”,是治愈人情冷漠的“温汤良药”,是强化社会信任的基石。比如,钱氏家训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的家国情怀,与当下一些人追捧的精致利己主义形成鲜明对比,而钱家的几位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伟长等人,在重大的历史关头,都选择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山西闻喜裴柏村裴氏家族所形成的“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风,至今仍在提醒我们: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应只是银行账户数字的增长。无论是《论语》中“入则孝,出则悌”的教诲,还是“曾子杀猪”言而有信的典故,几千年来,无数中国家庭对优良家风一以贯之的重视与践行,犹如搭建传统建筑中坚固的榫卯结构,共同支撑着整个文明大厦的稳定。

  家风正则作风淳,好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的精神富矿。注重家风家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对孩子的要求是做一个普通人,对于请求帮忙找工作的亲友,严格实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的“四不主义”;朱德经常教导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并树立了“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吃、穿、住、玩”的“三不准”家规。透过这些事例,我们能清晰地看见优良家风对权力寻租风险所形成的“绝缘层”,而现实中一些“衙内腐败”的案例也警示我们:没有家风“过滤网”,滥用公权力的毒素就可能通过亲情渠道渗透。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教育子女亲属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实乃新时代党员干部修身齐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优良的家风,恰似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一直照亮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每一个家庭都播下美德的种子,社会必将收获温暖的森林。

  范嘉欣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