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2版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www.jxnews.com.cn    2025-06-16 04:55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许统生 段强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数字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为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全球数字贸易规模年增速远超传统贸易,涵盖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及数字订购贸易等细分领域。从商业模式创新来看,跨境电商B2B、B2C模式不断成熟,数字内容如在线影视、游戏、音乐等的跨境传播,以及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服务的跨国提供,都极大地拓展了贸易的边界和范畴,重塑了全球贸易格局。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既是顺应全球贸易数字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营主体。一是细分领域创新发展,加大对数字贸易细分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及数字订购贸易等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例如,在数字内容服务领域,支持网络文学、影视、音乐等数字文化产品的创新创作,推动其通过数字平台实现跨境传播,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数字技术贸易方面,鼓励企业加大对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力度,推动技术的跨境输出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技术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细分领域的精进与拓展,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激发贸易领域的创新活力。二是壮大经营主体规模,积极培育数字贸易经营主体,不仅要支持大型数字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更要关注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的发展。通过提供政策扶持、金融支持、技术服务等,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参与数字贸易的门槛和成本,鼓励其积极融入数字贸易蓝海。例如,设立数字贸易专项扶持基金、搭建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在数字贸易领域的成长与发展,增强贸易竞争力。

  深化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一是高标准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平台载体,打造数字贸易集聚区。例如,借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创新实践,集聚全球数字贸易资源要素,吸引国内外数字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积极举办各类国际数字贸易展会,加强与国际数字贸易领域的交流合作,展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成果,提升我国数字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数字贸易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改革,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数字贸易转型升级。二是规则对接与创新。深入研究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推动国内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与国际规则的有效对接。例如,在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方面,探索建立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数据跨境流动的便利性;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大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数字贸易创新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例如,在互联网领域,允许外资企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参与国内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业务,激发市场活力。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数据跨境流动的审批流程,制定清晰明确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促进数据要素的市场活力,为发展数字贸易营造更为便利的环境。二是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符合自身国情与全球发展趋势的数字贸易治理框架,完善国内数据治理、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为市场提供更多可预期性和稳定性。加强对数字贸易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数据泄露、网络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对话,推动形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方案。

  完善政策协同机制。一是多方协同合作,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构建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的闭环体系。政府部门应加强跨部门协调,整合商务、科技、网信、海关等部门的资源,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在制定数字贸易发展政策时,商务部门负责贸易促进与市场开拓,科技部门提供技术创新支持,网信部门保障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海关部门优化通关便利化措施等,通过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更好适应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的变化。二是技术支撑决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强化信息共享与数据利用,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建立数字贸易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实时收集和分析数字贸易相关数据,包括贸易规模、结构、主体发展情况等,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企业开展业务提供数据参考,避免信息孤岛,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同时,通过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治理体系,在政策法规协调、标准体系共建和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

  总之,通过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制度型开放、构建公平市场环境以及完善政策协同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我国数字贸易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分别系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层面视角下自由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模型拓展与量化分析”(72363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数字贸易规则质量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24YJC790016)成果】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