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0版
落在信江的注脚
www.jxnews.com.cn    2025-06-27 05:0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因为一朵香飘七里的碎玉,我特意留心了“古埠”这个名词的解释。

  赣东北的信江沿岸,散落着不止一个这样称谓的村落。信水映照的古老码头,尽是穿蓑戴笠船靠舟行的先人奔波的画面。位于鹅湖山东北的这个古埠村,偎依信江的臂弯已不知多少年。南宋任希夷逝后落葬在此,其子近墓定居,至今绵延了一个任姓村,这样算来可鱼可米的古埠设村至少八百年。古埠分上古埠和下古埠。1636年秋,自信江源头而下的徐霞客,在下古埠信江段记下了“自仙来至雷打石,二十里之内,石山界溪左右,俱如覆釜伏牛,或断或续”。而今,我与他隔着一个季节,掰开上分线跨过压着信水波涛的大桥,从花香的缝隙钻进下古埠村。

  村子离信江约百米,野生的山矾花漫漶在屋角溪头。两层楼高或一米矮的花树,一团团,远看像是绿枝披了一层雪,又像是一袭袭白纱舞影婆娑,走到近处才看清花朵似茉莉大小,每一朵都有十多个花蕊,如戳破春寒的细密针尖。朵蕾以手牵手的姿态裹抱着枝条,从去年走到今年,从江边走向丛林,从祠堂行至院门,像童年的发小,脱口呼喊着路人的绰号,沐浴三月的香氛。在这武夷北麓,哪怕油菜花、栀子、杜鹃满山遍野的季节,哪怕这村里也比比皆是树龄超过三百年的樟楝,山矾始终以沉默生生不息,以青白与馥郁悄然陪伴。不知是因气味芬芳还是因可以制药染色,抑或是土质适宜生长,就那样成为一代代古埠人关于气息的梦里乡愁。山矾有一个古老的称呼“郑花”,却并不盛产于郑地,也有更诗意的名字:七里香。七里香,香七里,我是徘徊下古埠村后,才蓦然感受到山矾与这个古村何其匹配。

  下古埠村以徐姓居多,一排民居沿江而建,背靠一马平川的农田。右面古树林曾出土西晋至南朝瓷,当地人俗称阉鸡蓬窑。左边是村巷,掐指算出有七八栋古建筑。“东海郡”和“南州世德”的青石门楣匾额,导航一样标注了徐家从哪儿来。正对巍巍鹅湖的“远山凝秀”青石牌匾,字体沉蕴内敛不失功力,四周围饰凤鸟诗书和牡丹枝,朝门的“五凤呈瑞”修饰着海浪与绶带纹,中间嵌着圆形的回纹,木窗上镂空的缠枝花顶起蝠、鹿的雕刻,与寿喜二字环绕成一幅古韵。门当扛抬“通介宜人”的勉励,让每一个进出者秉持与人与世相处和谐却不失操守的心境。

  走过铺着铜钱纹的几米鹅卵石院,天井一重又一重,当初屋主的后人都已经搬到更广阔的天地,院内空得可以听见气息的回声。抬眼椽梁下的粉壁画,将渔樵耕读和高贵廉洁的寓意一一传送。跨出门槛,篆刻海棠纹的红石照壁正中,镶嵌的青石方正一幅楷体双喜,两侧“日月恩光照,江山春色明”对联,无不流淌属于一代人的喜庆、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盟誓和祝福。倾颓的祠堂空剩四座丈余青石柱,雕拱画梁已成过去,门口旗杆墩在小雨淋漓中与山矾树叶一样的青葱,唯有它们可以对视,可以对话。路边的古老建筑构件随处可见,下古埠村的兴盛时光或许可用流年直译。

  伫立下古埠桥头,一眼可见南岸的雷打石,是信江沿岸常见的丹霞地貌山体,恰似打缺了的陶碗倒扣江畔,成为烟雨中访遍江右自然风景的徐霞客游记中那溅落的墨点。后世眼中的驴友鼻祖,或早已亲见这北岸上专属徐姓的人文荟萃。山矾添香的下古埠村更像是落在信江的寻常注脚,沃土蕴蓄,宜耕宜读,村人内心纯净,世代安居乐业,俊彦辈出。这个漕运时代的船运之乡,在古码头向国家和社会贡献家园中的杰出人才,革命年代涌现了一批“吾以吾血荐轩辕”的卫国精英和共产党人。2013年竣工的下古埠大桥,牵引乡村振兴的东风催开了山矾花的高洁芬芳,勤俭本分诗书传家的下古埠人,更加起劲地耕耘着日子,也耕种着屋后的良田厚土,祖先遗传的优良传统仿佛一盏灯,高悬在小洋房的天花板,照亮了他们的光阴。

  □ 潘爱英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