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1版
崇义县老党员周才盛弥留之际留下嘱托,儿子替他完成“最后的心愿”
爸,您的最后一笔党费已交纳!
www.jxnews.com.cn    2025-07-01 05:49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爸,我已替您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帮您交纳了最后一笔党费205.2元。”

  6月26日,在崇义县文英乡下桥龙村一场简朴而庄重的葬礼上,退伍军人周晓明站在父亲周才盛的墓碑前,捧着父亲的党费收据几度哽咽,令在场的亲朋好友无不动容。

  周才盛1941年出生,1962年参军入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退伍复员回到家乡,先后担任崇义县文英公社文书、县司法局档案管理员、县统计局农调队队长等职务。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始终保持淳朴本色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今年2月,周才盛因病卧床,5月11日病逝。弥留之际,他特意嘱托周晓明帮他交纳最后一笔党费,以履行他作为党员的最后一次义务。

  5月13日,父亲遗体火化后,周晓明迅速前往父亲生前所在单位,替父亲向党组织交纳了2月至5月共4个月的党费205.2元。

  在亲人和同事们的记忆中,不论在岗还是退休,周才盛生前每月都积极交纳党费。他的严谨与务实、忠诚与信仰,给身边同事、群众及亲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老周较真起来,田埂都要量三遍。”谈起周才盛生前的工作作风,他的同事李晓春记忆犹新。1991年早稻收割季,崇义县扬眉镇有一个村上报的亩产骤增25%。周才盛作为基层农调工作人员,对此特别谨慎,决定深入现场调查核验。他赤脚穿梭在田间察看收割场景,蹲守在晒谷场对一袋袋稻谷过磅称重。村里的会计一边硬塞给他一张亩产估算表,一边不以为然地说“别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周才盛根本不看估算表,毫不留情地回应道:“假数据就像霉米,掺一粒整仓都得糟蹋!”他从白天一直忙到深夜,终于得出了真实数据,令当地干部群众肃然起敬。

  周才盛的较真作风也体现在为民服务中。1992年,崇义县横水镇鱼梁村早稻突现大面积枯死。面对村民的急难愁盼,他默默深入田间地头,连续3天蹲点调查,对受灾稻田的土壤及作物进行采样,提供200多组沾满泥水的记录数据,协助相关部门分析原因,最终帮助该村23户受灾村民争取到公平、公正的补偿。

  受父亲的影响,周晓明和哥哥均积极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刚进部队时,周晓明对高强度训练存在畏难情绪。父亲言传身教,不断写信鼓励他,帮他渡过难关。

  周晓明感慨道,最后一笔党费收据承载着父亲弥留之际的嘱托,是父亲以生命履行对党的最后忠诚,是他家的“传家宝”。

  谢智林 本报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