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1版
“一寸光阴一寸金”源自何处?
www.jxnews.com.cn    2025-07-04 04:5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公元895年,即唐乾宁二年,来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的王贞白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得进士。有人举报该场科考有舞弊行为,朝廷碍于舆论压力,只好推翻已发布的榜单,决定重考。复考结果公布,王贞白再次金榜题名。随后内殿复试,王贞白终以甲科登第。一时名噪京城,尽人皆知,那年他仅20岁。

  王贞白年少时,慕名前往庐山白鹿洞书院求学。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最早可追溯至唐贞元年间(785—805),距今已有1200多年。据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入,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便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担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王贞白是广丰人,沿广丰向西逶迤而来,至白鹿洞书院刚好绕庐山一周,于是庐山的峰谷泉瀑、云海奇观等等,皆化为少年王贞白诗中灵动的文字,比如其五言律诗《庐山》:“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寥寥数句,庐山雄秀之姿,奇丽之景,跃然纸上,使人读来身临其境。

  王贞白“笃志于诗”,据考证,他至少创作了500首诗词,时称王贞白、罗隐、方干、贯休为“江西四大诗人”。由于有过出塞行军的经历,他还留下了诸如《拟塞外征行》《从军行》等经典诗篇,可谓文武双全。

  王贞白是晚唐文人中的一股清流,天性耿直,为人正派,因看不惯官场尔虞我诈,黑暗腐败,35岁前毅然弃官归隐,大有东晋五柳先生挂印逃官的风骨。王贞白回乡后著书立说,创办“山斋书舍”,造福桑梓。南唐中兴元年(958),84岁的王贞白病逝于故里,被朝廷敕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西门外城壕畔。

  千百年来,真正让人记住王贞白的,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是当年王贞白在白鹿洞读书时,为了自勉而创作的《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诗文大意可解为:因专心致志地读书,竟不知已到了暮春时节,每一寸光阴都像黄金般珍贵,怎舍得丝毫浪费。如果不是有道友来逗笑,还沉迷在研究周公的精义、孔夫子的思想教导中。

  然而,这句话通常被认为出自《增广贤文》,“金句”究竟出自何处?始终存在争议。新版《辞源》里“寸阴”的词条下引用了元朝同恕的《矩庵集》,其中有《送陈嘉会》一诗,诗中所说“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后来被证实并不是这句名言的最早出处。通过查询各方资料,最后在《全唐诗外编》上册中的《全唐诗补遗》卷十四发现载有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其中第一首就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之句,比元代的同恕要早400多年,显然这当是“—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

  白鹿洞书院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定名于北宋初年、振兴于南宋朱熹之手、尤盛于元代,明代达到鼎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因在这里教书求学的朱熹(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南宋著名理学家)、赵葵(宋代宰相)等历史名人,以及罗洪先(明朝状元)等上百位状元而闻名,被称为“中国第一所学院”,被誉为古代的清华北大。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人生苦短,王贞白在白鹿洞求学时,小小年纪便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有如此的悟性和过人的自律,可见其人其才及成功的必然。“一寸光阴一寸金”,平实直白却蕴含哲理,至今被奉为经典,广为传诵。

  □ 阿詹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