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日报  >  12版
心印明月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5特展简述
www.jxnews.com.cn    2025-07-04 04:54  来源:江西日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心印明月——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5特展”近日在宜春美术馆举行。此展展出的125件(套)水印木刻作品,作者包括四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艺术家39人、特邀全国水印拓印新锐艺术家33人、江西水印木刻青年艺术家14人。参展作者来自北京、吉林、新疆、天津、浙江、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作品呈现多元化风貌,体现青年艺术家的探索精神。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旨在推动水印木刻艺术发展,致力于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该特展于2024年以“心印”之名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首展。本次巡展至宜春,特别新增了江西青年版画作者作品,以体现展览的地域性。

  中国的水印木刻历史可上溯至唐代。本次展览在承续历史、致敬传统的同时,更着力于探索水印木刻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命力。参展作品在题材与技法上突破传统局限,既有对传统的当代诠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照。尤其在技艺层面,作者尝试应用复合媒材拼贴、数字技术介入等新手段,意在拓展水印木刻的边界。他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基因,以现代审美重新解构水印木刻语言,从题材选择到技术实验均展现出新的探索。在全球化艺术语境下,水印木刻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外化”,正在成为国际版画界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窗口。以中国木版水印为代表的东方版画,为在国际上展现中国版画形象、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次展览既是一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探讨和梳理,也是一次与江西地域版画的深度对话和碰撞。观众在展厅不仅可以观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还能深入了解水印木刻的创作过程、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艺术审美水平。

  中国水印木刻从唐代案头经卷进入当代展厅展墙,其生命力源于赓续传统与创新。将各类媒介与数字交融,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这是水印木刻的创新之路和新的使命,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又一印证。

  □ 黄祖力 文/图

水印木刻《漓江待渡》 100cm×80cm梁业健作

水印木刻《阐释存在》 120cm×90cm祝 拓作

水印木刻《格竹(之三)》 60cm×60cm鲜 甦作

绢本水印木刻《境无止境·揽境(之二)》 80cm×70cm顾亦鸣作

水印木刻《琉璃世界》 154cm×86cm刘晓鑫作

水印木刻《情感重构(二)》 80cm×150cm郭端翠作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大江专题
  • - 神奇物种在江西
  • - 微光
  • - 改革在行动
  • - 【专题】奋进在春天里——聚焦2025...
  •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
  • - 歼-10C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